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赔偿标准精选解答 > 护工费工伤保险赔不赔怎么算

护工费工伤保险赔不赔怎么算

时间:2024.05.17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标准 阅读:1068人
律师解析: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的护理费用,按照当地护工所提供同等劳动水平和护理次数来计算;对于已经通过伤残等级鉴定的职工来说,其生活护理费用则是根据统筹地区上年度的职工月均工资(单位为元/月)乘以对应的比例,其中包括了完全失去自我照顾能力者的50%、大部分失去自我照顾能力者的40%以及部分失去自我照顾能力者的30%。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轻伤的民事责任赔偿标准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以及各地区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

轻伤的民事责任赔偿标准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以及各地区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广州职工工伤死亡,赔偿费用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针对意外伤亡职工家庭,丧葬津贴按在职职工上年月薪均薪资六倍计算;家属抚恤金以职工工资比率发放;一次性工亡补贴则以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参照去年水平给予。以上三项旨在缓解困境。

    浏览量:1275 2024-06-07
  • 使用童工造成伤害,应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非法雇佣童工致伤害,雇主需按工伤保险标准一次性赔偿受害者,严重者可能导致营业执照被吊销。政府会勒令改正并罚款。家属有权获赔,不低于工伤保险待遇。严禁雇佣未成年人,违者严惩。补偿金额由社保部门规定。共同维护劳动者权益。

    浏览量:1445 2024-06-07
  • 民法典中人身损害赔偿是否包括工伤赔偿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工作期间遭受人身损害可能触及工伤范畴。法律规定,是否双重补偿取决于伤害发生的详情:如非上班路上主要事故责任人,员工既能享受工伤补偿,也能向侵权方追偿人身损害。具体情况需依法判断。

    浏览量:1012 2024-06-07
  • 工伤死亡怎么赔偿

    钟玉琳律师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1,劳动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劳动者的近亲属能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有需供养的亲属还能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2,丧葬补助金的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劳动者月平均工资的六个月工资,3,一次性的工亡补助金的赔偿标准是以上一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准,金额为人均收入的二十倍。

    播放量:1341 2022-06-07
  • 工伤赔付金额标准是怎样的

    1363人阅读

    滞纳金是行政机构对未如期履行支付义务者追加的货币支付义务,旨在促使其尽快履行法定义务,属于行政处罚。对未按时足额纳税者,税务机关有权要求其补缴税款,并自滞纳日起按日加征千分之五的滞纳金。

  • 工伤住院护理费是多少

    1939人阅读

    我国法律规定,生活护理费用根据护理需求程度分级分类计算,而非固定金额。无法完全自理者支付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大部分无法自理者支付40%;部分无法自理者支付30%。

  • 工伤死亡一次性赔偿标准有哪些

    1823人阅读

    工伤致死一次性赔偿标准如下: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一定比例发放;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 工伤手臂截肢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1975人阅读

    工伤等级中,截肢常定为六级。手臂截肢且劳动能力达六级的劳动者,可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通常为本人十六个月工资。治疗结束后,难以为单位提供正常劳动的六级伤残者,单位应按月支付约60%工资的伤残津贴,并继续缴纳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