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务派遣精选解答 > 劳务派遣什么时候才能取消

劳务派遣什么时候才能取消

时间:2024.05.03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务派遣 阅读:1220人
律师解析:
劳务派遣制度以劳务派遣公司与受派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将劳动者安排至其他使用劳动力的单位工作,随后由该单位依照协议向派遣公司支付一定数额的服务费用。
近年来,许多企业均采用了这一用工方式,然而派遣员工与全职员工在薪资福利方面却存在着显著差异。
尽管劳务派遣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具有诸多有利因素,例如简化了管理流程,避免了大量劳动纠纷,合理分散了各项风险及责任,降低了用工成本以及提供了更为自主且灵活的招聘选择等。
然而,若完全废除此项制度,无疑会令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上涨。
截至目前,我国政府尚未宣布全面取缔劳务派遣制度。
因此,各地政府应当积极引导煤矿企业逐步提升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使之与实际劳动强度、岗位贡献度相适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
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和与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或者约定的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应当符合前款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是派遣工,有些工厂活儿多得忙不过来,自己手头上的人手不够使,那咋办呢?简单,他们就会找别的公司借点人手过来帮个忙,干一阵子活。那些被叫来帮忙的人,我们通常就叫他们派遣工。......

劳务派遣工可不仅仅是临时工哦!虽然他们在法律上属于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但实际上他们是被派遣到其他公司工作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既是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也是被派遣......

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后,应首先寻求派遣机构的赔偿援助。 如派遣机构违法解除合同,员工有权要求继续执行合同至期满,或按现行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获得补偿金。 若派遣机构未按规定支......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务派遣的工资,究竟是由谁支付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务派遣中,派遣单位负责发放职工薪酬,并与劳动者签订两年或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约定月份支付薪资。无工作状态下,派遣单位需按当地最低薪资水平向劳动者发放月薪。

    浏览量:805 2024-06-08
  • 劳务派遣不签合同有补偿的可能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务派遣中,若劳务公司未按规定签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实际用工方(雇主)负责提供劳动条件、保护及规范工作制度。超过一个月未签合同,须支付两倍工资。雇主需严格管理派遣员工,包括遵守企业规则、保密等。特殊岗位工作时间需符合国家规定。所有派遣企业须履行工伤保险义务,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浏览量:1046 2024-06-07
  • 如何认定劳务派遣合同的无效性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务派遣协议效力判断关键点:存在欺诈、威胁或违背真实意志的签订无效;用工单位借此规避法定责任,损害劳工权益的协议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规定的合同同样不具效力。

    浏览量:1297 2024-06-07
  • 派遣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不续签有补偿吗?

    1633人阅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诉讼中原告撤诉后,一般需等六个月才能再诉。但若有新理由或情况,可随时向法院申请。无论撤诉原因,只要有新理由或情况,当事人在六个月内均可再次申请离婚。

  • 派遣员工年限是否计入N

    1695人阅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劳务派遣员工享有工龄待遇,劳务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应依法保障其权益。劳动合同应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并明确派遣员工的服务单位、期限和岗位等信息。

  • 劳务派遣开票有哪些规定

    1407人阅读

    劳务派遣企业需根据所得劳务派遣业务收入,及时向相关机构开具正式发票,列明服务项目。若企业采用差额纳税方式,则不得为支付劳动者薪资、福利、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应提供普通发票。此规定旨在确保劳务派遣领域的财务透明与合规性,保障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 派遣员工转正通知有哪些法律要求

    1619人阅读

    关于派遣员工转正的法律要求,我国法律未作出明确规定。但根据相关法规,用人单位需严格控制派遣员工数量,不得超过用工总数的10%。至于派遣员工能否转正,主要取决于用人单位内部的政策和规定。因此,员工需了解并遵循公司政策,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制定公正、透明的转正标准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