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刑事辩护专题 > 刑事犯罪辩护专题 > 转化为抢劫罪的前置行为

转化为抢劫罪的前置行为

转化为抢劫罪的前置行为
刑事犯罪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并且这种反映表现的领域和强度,与一个国家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现代犯罪的类型有很多种,刑法中对于不同的犯罪情形以及类型都进行了相应的分类,刑事犯罪的种类很复杂。
2024-02-25 23:24:35 已帮助2674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该行为是否转化为抢劫罪?
被告人杨某携带尖刀、手电筒夜色间至一工地上盗窃方料等,用刀割方料时弄出较大声响,被巡逻干警发现,被告人提刀逃跑,并朝追来的干警挥舞尖刀,刺向干警,后因其跌倒在一坑中,被几名干警按住,夺去其刀。公诉机关根据最高法院八十年代一个司法解释,认为被告人杨某盗窃金额小,盗窃行为不构成盗窃罪,持刀抗捕行为后果轻微,因此不构成转化抢劫,该起事实应认定为盗窃未遂(被告人此前还有多起盗窃)现咨询,不知是否有相关的更新的司法解释,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转化抢劫?答复:你说的情况不是很具体,由于关于审理盗窃罪的司法解释很多,因此我们无法找到你说的那个司法解释。最高院在九十年代后颁布了多部关于审理盗窃罪的司法解释,但是其中都只是对于盗窃的金额作出了规定,至于你所的转化为抢劫的解释并没有规定。从你说的情况来分析,如果此人有过多次盗窃的记录,则应当按照199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多次盗窃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最后一次盗窃构成犯罪,前次盗窃行为在一年以内的,应当累计其盗窃数额。因此,多次盗窃的,并不能因为最后一次盗窃的数额较小就不追究刑事责任,其盗窃数额应当按照数次的数额累计来计算。另外,我们认为其行为不构成盗窃转化为抢劫,而只能是认定盗窃未遂后抗拒抓捕的行为。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是,行为必须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或者其他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恢复应有状态的占有,又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这即是抢劫罪区别于其他财产犯罪的重要标志,又使抢劫罪成为侵犯财产罪中最严重的犯罪。客观要件是: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是抢劫罪的手段行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是抢劫罪的目的行为。主体是已满14周岁,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除有抢劫的故意外,还要求有不法占有为目的。我们认为对方使用暴力并不是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想逃脱公安机关追捕的行为,在主观方面和抢劫罪的主观不符合,不构成抢劫罪。(以上为本栏目编辑人员意见,仅供参考)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