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与洪静律师联合整理 · 2023.09.10 · 12157人看过
导读:根据法律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3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4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5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6法律另由规定的其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其实不管是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还是刑事诉讼当中,总有一些案件是绝对不能公开审理的,而有一些则是经过当事人申请之后可以不公开审理。而对于申请不公开审理,不同诉讼中作出的规定不一样。下面律图小编就来告诉大家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下面律图小编就为您详细介绍。

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新刑诉法规定

下列案件不公开审判:

1、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

2、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

3、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4、对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法庭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与审理该案无关的法院工作人员和被告人的近亲属都不得旁听,但是,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除外。

未成年人是否公开审理的年龄依据是根据审理时的年龄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1条的规定:“第十一条 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如果有必要公开审理的,必须经过本院院长批准,并且应适当限制旁听人数和范围。”

因此未成年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是按照开庭审理时的该犯罪嫌疑人的年龄进行区分的。举例,某人犯罪时16岁,开庭审理时18岁,那么就应该公开审理。

二、刑事诉讼法上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第二百七十四条 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三、《民事诉讼法》(修正)上的规定

第一百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四、《行政诉讼法》上的规定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在不同个诉讼当中,其实申请不公开审理的规定都是不一样的。当然申请不公开审理意味着此时并不一定就会不公开审理,还要看实际是否符合了规定的不公开审理的情形才行。当然要是应当不公开审理,但最终却公开审理的话,则此时就会构成程序违法。以上就是律图小编整理的内容。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 2021.03.28 499次阅读
  • 申请人与__纠纷一案,已经贵院受理,并定于20年_月_日下午15时开庭。因申请人的代理人在同一时间代理其他案件出庭参加诉讼(在外地、生病等),不能准时参加本案的庭审,故特依《民诉法》第146条之规定,申请延期开庭审理,请予准许。
    2023-09-19 991次阅读
  • 1、建立健全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旁听和报道庭审的规则,消除公众和媒体知情监督的障碍。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旁听人员应当经过安全检查进入法庭旁听。2、因审判场所等客观因素所限,人民法院可以发放旁听证或者通过庭审视频、直播录播等方式满足公众和媒体了解庭审实况的需要。
    2023.03.01 24059次阅读
  • 2022.09.28 353次阅读
  • 可以请。申请再审,是审判的最后程序,再审几率本身就不高,基本上都是维持原判,如果觉得实在有冤情,建议找专业做再审的律师去介入,因为再审程序立案是非常困难的,再审成功的几率也是非常少的,如果当事人在法定程序上没有好好把握,等走完了诉讼程序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所以建议三思而后行。只有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启动再审之后,才可以再审。一旦案件再审后,是否需要律师代理,那是当事人的权利。
    2023-09-07 1291次阅读
  • 首先,我们需要写明申请人是谁,将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以及联系方式写在申请书中,然后针对本次案件是否有法定代理人和委托诉讼代理人,如果有的话也需要将他们的信息以及联系方式写下来。
    2023.03.06 23602次阅读
  • 2020.09.18 339次阅读
  •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2023-09-22 949次阅读
  • 不公开审理申请书县人民法院:贵院受理的诉离婚一案,申请人申请不予公开审理。其理由如下:1、本案涉及双方当事人的个人隐私。2、年轻人之间的感情问题,不希望双方老年人过多掺和,以免老年人冲动,影响了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为此,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30条的有关规定申请本案不予公开审理。
    2023.03.08 72886次阅读
  • 2020.11.17 480次阅读
  • 再审申请立案后的开庭时间,这和普通审判一样法律没有规定具体时间。法律上尽管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时限:如果再审按一审程序审理,并适用简易程序的话,从立案起三个月内判决:一般的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需要院长批准适当延长;但是从立案到开庭,原则上不能超过3个月;如果按普通程序的话,立案后六个月内判决;如果再审按二审程序审理,则从三个月内判决。
    2023-09-17 1152次阅读
  • 第二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2023.03.10 48667次阅读
  • 2018.08.29 1399次阅读
  • 不可以,案件经过审理后当事人对审判的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的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申请再审的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提交上诉状。再审程序,是指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具有法律规定的再审事由时,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原审案件也称“本案”再次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一种特别救济程序。
    2023-09-12 931次阅读
  • 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开庭审理,需要在开庭前三天,向法院提出申请,提交申请书,法院同意后可不公开审理,但是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时间和地点,若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此案,三个月内会审结。
    2023.03.13 233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税收保全是否强制措施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522次阅读2023.09.27
  •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盗窃案有没有追诉期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50次阅读2023.09.27
  •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盗窃罪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809次阅读2023.09.27
  •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轻伤案开庭程序,如何规定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966次阅读2023.09.27
  •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盗窃罪检察院起诉了怎么办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607次阅读2023.09.27

刑事诉讼专题解读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