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法庭中止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法庭中止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9.17 · 1738人看过
导读:不同类型的诉讼中,裁定中止审理的情形不同。其中,刑事诉讼中止审理的情形:1、自诉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应当裁定中止审理。2、起诉后被告人逃脱,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3、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等等。
法庭中止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一)、刑事诉讼法关于中止审理的规定

1、自诉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2、起诉后被告人逃脱,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3、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4、在审理期间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情形的。应当决定中止审理,并按照公诉案件或自诉案件的第一审普通程序重新审理。

(1)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

(2)公诉案件被告人应当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3)公诉案件被告人当庭翻供,对于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的

(4)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应当或者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审理。

(二)、民事诉讼法关于中止审理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三)、行政诉讼法关于中止审理的规定

生效的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或者仲裁机构裁决文书确认的事实,可以作为定案依据。但是如果发现裁判文书或者裁决文书认定的事实有重大问题的,应当中止诉讼,通过法定程序予以纠正后恢复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1)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5)案件涉及法律使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6)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

(7)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出现诉讼中止的法定事由后,人民法院应当作出中止诉讼的裁定。裁定一经宣布,立即生效,当事人不得上诉,也不得申请复议。裁定中止诉讼后,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应当停止与本案有关的诉讼活动,但财产保全证据保全除外。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由当事人申请或人民法院依职权恢复诉讼程序。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办案流程相关

  • 2019.08.14 538次阅读
  •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0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2023-09-02 1340次阅读
  • 不同类型的诉讼中,裁定中止审理的情形不同。其中,刑事诉讼中止审理的情形:1、自诉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应当裁定中止审理。2、起诉后被告人逃脱,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3、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等等。
    2023.03.02 1590次阅读
  • 2019.08.12 1611次阅读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2023-09-09 856次阅读
  •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0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2023.03.03 1982次阅读
  • 2018.08.20 22965次阅读
  • 1、当事人一方死亡,需要由继承人表态是否参加诉讼。2、当事人一方丧失了诉讼行为能力,并且还没有确定法定代理人的。3、当事人因为不可抗力等原因,确实无法参与诉讼的。4、对本案的审理需要以另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但此时另外的案件尚未审理完结的。
    2023-09-17 1469次阅读
  • 刑事诉讼中,中止审理的情形:1、自诉人、被告人得了精神病或者其他很严重的疾病。2、在检察院或者自诉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后被告人逃脱了,从而导致案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下去。3、在审理自诉案件的过程中,被告人失踪了下落不明。4、在审理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不适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情况。
    2023.03.12 2656次阅读
  • 2022.06.17 468次阅读
  • 对于民事诉讼,检察监督中止审查情形主要包括申请监督的自然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继续申请监督的;申请监督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处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等。
    2023-09-15 1136次阅读
  • 1、任何一方当事人有死亡的情况,此时需要先等其继承人表明是否继续参加诉讼的。2、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具有了诉讼行为能力,还没有确定其法定代理人的。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终止了,但还没有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4、因为不可抗拒的事由,导致当事人不能参加诉讼的。5、案件的审理必须以另外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但另外的案件此时还没有审结的。6、法律规定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2023.03.10 2496次阅读
  • 2022.09.07 459次阅读
  • 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023-09-18 1188次阅读
  • 不同类型的诉讼中,裁定中止审理的情形不同。其中,刑事诉讼中止审理的情形:1、自诉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应当裁定中止审理。2、起诉后被告人逃脱,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3、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等等。
    2023.03.01 214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办案流程最新文章

  •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是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严重。对于特别简单的民事案件,有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发回重审,被告人在诉讼时下落不明。或者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纠纷,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3417次阅读2023.09.22
  • 起诉对象错误诉讼时效中断的,因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明确的说明了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中就包括这样一种方式,因此完全是可以重新计算的,但是也需要看到的是起诉对象发生错误应当立即的改正错误。
    3852次阅读2023.09.22
  • 民事立案到开庭需要多久是要根据法庭的情况的,因为不是任何时候法院都是有时间的,有很多的案件都是需要排队审理的。在这种时候只能够进行排班,是没有一个具体的多少时间的。
    3272次阅读2023.09.22
  • 需要进行另案起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如果提出的诉求或者是审理案件不是同一个法律关系,所以案由是不一致的,所有需要对其进行重新立案,如果涉及到刑事案件的话,则需要由检察院对其进行起诉才行。
    2851次阅读2023.09.22
  • 1、公开原则。公开是听证程序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2、职能分离原则。3、事先告知原则。事先告知原则是听证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4、案卷排它性原则。
    5269次阅读2023.09.22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办案流程专题解读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