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法律规定疑罪从无是什么意思?

法律规定疑罪从无是什么意思?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3.09.04 · 10156人看过
导读: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我国规定,在刑事案件之中,如果检察院对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不充分的话,那么就不应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追究刑事责任,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但是公安机关可以继续寻找证据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罪行。
法律规定疑罪从无是什么意思?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刑事诉讼法对疑罪从无原则在这三个阶段的适用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些处理方式的差异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缺陷。审判阶段是适用疑罪从无的典型阶段,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享有选择适用疑罪从无的原则的权利,侦查阶段对适用疑罪从无原则未做明确规定,能否适用、如何适用需要通过对法律条文的前后逻辑关系进行推理而得出。

审判阶段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三)项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这是对疑罪从无原则的典型概括。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二)项规定:“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这也是在审判阶段贯彻疑罪从无原则的表现。“从无”即是无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人民法院对成立犯罪具有专属的认定权,反之,认定无罪也是人民法院应当享有的权利(但并非是专属权利,检察机关也享有无罪认定权)。疑罪从无原则在审判阶段得到彻底地贯彻毫无疑问。

审查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第四款规定:“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检察机关享有的不起诉权即是无罪认定权,行使这项权利即是适用疑罪从无原则。须注意的是,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这里使用的是“应当”而不是“可以”,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法律发展对疑罪从无的原则的进一步肯定。

侦查阶段

侦查机关适用疑罪从无原则的法律依据是相对模糊的:

(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第七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3)第一百三十条规定:“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

(4)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对于发现不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上述众多条文虽然没有明确赋予侦查机关对证据不足的疑罪案件可以直接适用疑罪从无原则的权利,但也未明文否定。从条文的相互关系中,是可以推理出适用疑罪从无原则的可行性的:侦查机关终结案件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若证据不足则不得终结,不得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由于不能启动下一诉讼程序,则事实上是适用了疑罪从无原则。侦查机关撤销案件的理由是“发现对犯罪嫌疑人不应追究刑事责任”,“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是指查明案件不存在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不存在犯罪事实”应是指有确凿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没有触犯刑法的规定,不应包括缺少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情况。故从严格意义上讲,“证据不足”不属“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也就是说,对证据不足的案件侦查机关一般不得直接撤销案件,而应在侦查羁押期限届满后改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待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按自动撤销案件处理。最终结果是,证据不足的疑罪案件还是在侦查机关就已经终止。上述推理说明的是,疑罪从无原则在侦查阶段是可以适用的。但由于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适用疑罪从无原则完全依赖于侦查或羁押的期限,故这种适用仅仅是被动适用,侦查机关不具有适用该原则的主动权。

在我国逮捕是由公安机关向检察院进行申请,由检察院批捕才能够进行逮捕的。如果在申请批捕的时候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的证据不足的话,那么就会打回公安机关的申请,要求公安机关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在进行调查,确定证据之后,再向检察院提交逮捕申请。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徐州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2021.03.04 418次阅读
  •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2023-09-04 954次阅读
  •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2023.03.07 198724次阅读
  • 2020.10.06 329次阅读
  •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应当不追究刑事责任,依法作出撤案、不起诉和宣告无罪。
    2023-09-21 1487次阅读
  • 一般疑罪从无的意思就是,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楚,或者是证据不确实、充分从而不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执法人员在进行处理时就需要结合法律的条款来进行办理。
    2023.03.10 1883次阅读
  • 2021.02.26 2383次阅读
  •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疑罪从无原则是《刑事诉讼法》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此时不能确定嫌疑人、被告人犯罪,那么就不能定罪处罚。
    2023-09-14 1194次阅读
  •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一般疑罪从无是什么意思?相关的法律规定。
    2023.06.26 1598次阅读
  • 2021.03.10 374次阅读
  •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疑罪从无原则是《刑事诉讼法》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此时不能确定嫌疑人、被告人犯罪,那么就不能定罪处罚。
    2023-09-04 1154次阅读
  •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一般疑罪从无是怎样的意思?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2023.06.07 1231次阅读
  • 2021.03.03 447次阅读
  •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2023-09-06 1453次阅读
  • 在每个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当中,需要有明确的证据指向犯罪嫌疑人才能确定其犯罪的事实情况,只要存在一点店的一点,法院就不能成立其犯罪事实,对其判处无罪,这被称为疑罪从无原则,那么疑罪从无刑诉法原则是什么意思?
    2023.03.07 417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欺诈发行债券罪构成既遂如何判?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465次阅读2023.09.27
  •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私闯民宅,定罪标准是什么样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693次阅读2023.09.27
  •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什么是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如何认定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81次阅读2023.09.27
  •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构成敲诈勒索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的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366次阅读2023.09.27
  •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法院对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既遂如何裁判?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525次阅读2023.09.27

刑事犯罪辩护专题解读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