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医疗纠纷专题 > 医疗事故责任专题 > 医疗纠纷报告时限和程序有哪些

医疗纠纷报告时限和程序有哪些

医疗纠纷报告时限和程序有哪些
如今,医疗事故已成为我国难以回避的问题,对此患者若想要获得赔偿则需要确认医院对医疗事故所造成的责任程度。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规定,医疗事故的责任程度划分主要是分为四种责任程度,分别是完全责任和主要责任,亦或是次要和轻微责任等。需要经过鉴定之后,才能确认应该对医疗事故负什么责任。
2024-02-21 04:20:00 已帮助2402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医疗纠纷报告时限和程序有哪些
【问题解析】
医疗纠纷报告时限为12小时。医疗纠纷报告的程序为医务人员发现医疗纠纷后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法律依据内容】
法律依据: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
发生重大医疗纠纷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卫生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引导医患双方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点击快速获取专业回答】
如果您还想了解其他法律问题,律图网还提供了专业的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再次进行法律咨询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