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医疗纠纷专题 > 医疗事故责任专题 > 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

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

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
如今,医疗事故已成为我国难以回避的问题,对此患者若想要获得赔偿则需要确认医院对医疗事故所造成的责任程度。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规定,医疗事故的责任程度划分主要是分为四种责任程度,分别是完全责任和主要责任,亦或是次要和轻微责任等。需要经过鉴定之后,才能确认应该对医疗事故负什么责任。
2024-02-27 03:30:50 已帮助1707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
1、针对患者的举证提供反正。


对于患者提出的医患关系成立、具有损害后果、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因果关系、医疗机构未履行说明义务等事项,作为医疗机构应当提供相反证据,予以反驳患方的主张或诉讼请求。


如果医疗机构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其诊疗行为确实没有过错,那就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否则就应当承担举证不能法律后果。


一般情况下,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疗、护理行为是否符合诊疗规范,包括对患者的病情检验、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治疗行为的执行、用药合理性、术后护理等诊疗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2、过错推定下的举证责任。


当出现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法定三种情形: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此时,医疗机构应当承担举证其不存在上述三种情形的证据,进行抗辩。


3、提供完整病历。


病历是医疗损害责任纠纷诉讼中的核心证据,且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


病历是作为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基础数据。


如果医疗机构拒绝提供病历、或提供的病历不完整导致无法进行相关司法鉴定,那么医疗机构在诉讼中将会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由于妥善保管病历是医疗机构的法定义务,因此,医疗机构应当承担向法院提交完整病历的举证责任。


4、医疗机构不承担责任的法定事由虽然患者有损害,但医疗机构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三种情形:
1、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3、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因此,当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时,医疗机构可以举证因出现上述三种法定事项才导致患者损害的证据,进行抗辩。


当医生发现的有生命成危的患者的,一般在不可以取得他人家属的意见时,可以直接经过医院的协商,采取立即医疗措施,保障对方的生命安全,这个也就和一般的流程不一样了。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回答,如有其它需求欢迎到律图网做相关的法律咨询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