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咨询 > 四川法律咨询 > 广安法律咨询 > 广安税务诉讼法律咨询 > 一般纳税人可以做入账的价值吗

一般纳税人可以做入账的价值吗

熊* 四川-广安 税务诉讼咨询 2021.03.10 18:55:47 469人阅读

一般纳税人可以做入账的价值吗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我也要问
其他人都在看:
广安律师 税务类纠纷律师 广安税务类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地区:四川-成都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可以,但必须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而且,一般纳税人(含“营改增”试点一般纳税人,特殊情况除外)选择简易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后,36个月内不得变更。
根据现行规定,一般纳税人可以选择按照简易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形:
(1)一般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
(2)特定行业一般纳税人销售特定货物
(3)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4)“营改增”试点一般纳税人的特定应税服务。
简易征收,即简易征税办法,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行业的特殊性,无法取得原材料或货物的增值税进项发票,所以按照进销项的方法核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后税负过高,因此对特殊的行业采取按照简易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2021-03-10 18:56:47 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分期购入固定资产初始入账价值确认问题解答如下, 分期付款购买的固定资产,可以分期开发票,也可以一次性的开出全部发票,初始入账价值应根据合同规定入账。分期付款大多用在一些生产周期长、成本费用高的产品交易上。如成套设备、大型交通工具、重型机械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分期付款的做法是在进出口合同签订后,进口人先交付一小部分货款作为订金给出口人,其余大部分货款在产品部分或全部生产完毕装船付运后,或在货到安装、试车、投入以及质量保证期满时分期偿付。买卖双方在成交时签订契约,买方对所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在一定时期内分期向卖方交付货款。每次交付货款的日期和金额均事先在契约中写明。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1、外购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结转入账价值时不需要将增值税一并计入;
2、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消费税暂行条例
64978人阅读

消费税的征税目的、标准等主要由《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自发布实施以来,其间进行过一次修订,使其更好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接下来就让律图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相关内容吧!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158648人阅读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合法义务,今天小编为你介绍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的内容,那么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是什么,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具体内容,以及最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有哪些规定呢,来了解一下吧!

取消农业税
574851人阅读

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在中国的历史中都是从未有过的壮举,那么,究竟是那一年取消农业税的呢,律图取消农业税百科栏目,让你了解取消农业税是哪一年,取消农业税的时间等,来了解一下吧!

印花税
2136494人阅读

印花税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税种,行为人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会涉及到缴纳印花税的问题,因此了解印花税的知识就变得非常的重要,那么大家知道印花税税率是如何计算的吗?下面律图小编为大家介绍印花税的知识。

优质咨询 热门知识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律师认证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找到更真实、更可靠的律师!

点击查看
律师诊断

免费享受最专业的问题诊断分析方案!

免费体验
  • 用户 ****评价孟凡永律师:

    谢谢孟律师解答,感谢

    综合评分:5 江苏-徐州
  • 用户 ****评价徐正杨律师:

    专业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 用户 ****评价王兆阳律师:

    真实可靠

    综合评分:5 江苏-南京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税务类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