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标准 > 非因工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非因工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9 · 1557人看过
导读:人身伤害补偿包括诊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直接花费,以及残疾赔偿金、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间接损失。死亡索赔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精神损伤可申请精神损害抚慰金,该权利不可转让或继承,但可通过法律途径保护。
非因工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一、非因工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人身伤害补偿的认定及赔偿标准

在遭遇人身伤害时,如需接受诊疗且因此产生的各类费用,及误工所造成的收入损失是应该得到赔偿的,这其中既涵盖了诸如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适当数额的营养费等直接花费,又包括了赔偿义务方应承担的赔偿。

另外,对于因身体伤残产生的各种所需费用,以及因失去工作能力而导致的收入损失,同样需要赔偿责任人进行赔偿,这些费用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特别重要的还有因康复护理或持续治疗而产生的必要康复费、护理费、及后期治疗费等。

至于死亡方面的索赔项目及其对应的赔偿标准,赔偿责任人除了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条款规定,偿还本条例第一款所述相关费用之外,还需负责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的生活费、及死亡赔偿金,同时还要负担赔偿受害者家属办理丧葬仪式所涉及的交通费用、住宿费用和误工损失等其它可能发生的合理费用。

若遭受精神损伤,应依照相应法律程序向法庭提交申请,由审理该案的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来确定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需要注意的是,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是不可以转让或者继承的。

但是如果赔偿义务人已出具书面形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是诉诸于法律的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上诉法院提出了诉讼,那么这份权利就可以被视为合法权益,可以依法受到保护。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五条本解释所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职工平均工资”,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

其中“上一年度”,是指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一统计年度。

二、非因工死亡单位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员工非因工死亡企业需承担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丧葬补助金是指,职工因工死亡的,以及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导致死亡的、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的丧葬费用补助。

抚恤金是发给伤残人员或死者家属的费用。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

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非因工死亡家属要求企业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有法律依据,应得到支持。

《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非因工死亡赔偿标准是怎样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工伤赔偿标准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工伤赔偿标准最新文章

遇到工伤赔偿标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