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百科 >诉讼仲裁百科>办案流程百科 > 一审
一审

一审

法院的审理程序往往有一审、二审、再审,而一审则是最为常见的,说起一审,大家对它了解多少呢,是否知道一审的程序是怎样的吗,哪些情况下是一审终审?这些问题,律图小编下文为您做了解答,供大家做一个了解。

2022.08.16 364158人阅读
1

一审的程序

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当发生民事纠纷时,公民都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其他诉讼一样,有一审,一审没解决有二审,甚至还有终审,那民事诉讼一审的程序是怎样的呢?

(一)开庭准备和开庭宣布

1、庭前准备工作。

2、宣布法庭规则和法庭纪律。

3、法官入庭和报告庭审前准备情况。

4、核对确认诉讼参加人的身份。

......

查看全文 >>
2

一审审限

民事案件一审审限是多长?《民事诉讼法》对案件的审限作了相关规定,如一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

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

查看全文 >>
3

一审判决生效时间

民事诉讼中也是分为了一审、二审以及再审的,每一个审理阶段法院都会作出相应的民事判决书。而只有在判决书生效的时候,才能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那么一审民事判决书生效时间是多久呢?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对一审民事判决书有提出上诉的权利,一审民事判决书因此而不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而是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处于效力待定的状态。双方当事人中有一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上诉的,那么当然地不存在对一审民事判 决书申请执行的问题。但如果双方当事人在法定的期限内均未对一审民事判决书提出上诉,那么该一审民事判决书则发生法律效力,义务人在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间 内未自动履行义务的,申请执行人就可依此生效法律文书申请执行,而开始计算期限应分为二种:

(1)被告逾期不履行义务时,原告已收到民事判决并表示不上诉或已丧失上诉权,申请执行的期限应从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

查看全文 >>
4

一审不服如何上诉

案件的当事人要是对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不服的话,则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发生提起上诉,这样就会启动二审程序。那么一审不服如何上诉呢?

有权提出上诉的人,包括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 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刑事附带民事 诉讼当事人指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

上诉期限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2日起计算。在上诉期限内,提出的上诉具有法律效力。意味着案件要进行第二审程序。如果超出这个期限,提出的上诉和抗诉就 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一审判决、裁定即告生效。

......

查看全文 >>
5

一审判决后上诉的时间

不管是针对怎样的案件,在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当事人都有可能对判决书的内容表示不服。此时,可以通过上诉的方式来救济自己的权利。那么民事案件一审判决后上诉的时间是多长呢?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如果一审法院作出的是判决,那么上诉期限为送达之日的15日内。但如果一审法院作出的是裁定,则上诉时间为送达之日的10内。

查看全文 >>
6

一审和二审的区别

法官最初审理案件的时候,一般就是一审程序,如果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服,则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申请进行二审。那么一审和二审的区别有哪些呢?

1、性质不同。

归根到底,由于审判依据和审判任务的不同,两者在性质上有区别:人民法院第一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对行政案件的一审管辖权,其性质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人民法院第二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下一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其性质是对第一审裁判合法性的审查,是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特定争 议最终予以解决。

......

查看全文 >>
7

一审终审

一审终审,不能上诉的案件有:

1、最高院作的一审民诉案件:

2、不服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以外的所有裁定;

3、督促程序审结的案件;

4、公示催告程序审结的案件;

5、以特别程序审结的案件;

一审相关百科

  • 诉讼时效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再起诉的,法院就不会支持当事人的请求了,但是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些情况来导致诉讼时效中止。那么诉讼时效中止…

    2022.09.27 123719人阅读
  • 打官司

    打官司

    打官司在我国是指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其他有关的人依照法律为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或解决权利义务纠纷、明确权利义务…

    2022.09.27 572415人阅读
  • 自诉

    自诉

    今天律图自诉百科栏目,为你介绍自诉相关法律知识,究竟什么是自诉,自诉案件的范围又有哪些,更多内容尽在律图,快来了解一下吧!更多内容请咨询本…

    2022.09.27 80331人阅读

一审相关咨询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否公开审理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1、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2、对在开庭审理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如果有必要公开审理的,必须经过本院院长批准,并且应限制旁听人数和范围。   

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违法行为如何维权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在具体监督过程中,对于人民法院在附带民事诉讼审判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后果,分别采取不同的纠正方法: 1、对于轻微的违法行为,可以在庭审后提出口头纠正意见。 2、对于违法行为比较严重,或多次发生一般违法行为,经口头提出纠正意见仍不改正的,可向人民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并上报上级检察机关。 3、对于严重违法已构成犯罪的审判人员,按照案件的管辖范围移交有关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4、发现法院的附带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有权依法提出抗诉。对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受损害单位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建议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于国家财产、集体财 产遭受重大损失,受损害单位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没有具体受损害单位,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具有赔偿能力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通缉犯外地被抓会不会马上审讯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1、通缉犯外地被抓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被马上审讯的,而是会被送到发布通缉令的办案单位所在地审讯。 2、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侦查人员应当在看守所内对其进行讯问。 3、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2名以上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

偷窃罪怎样才能申请取保候审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取保候审的办理如下: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向办案机关申请取保候审; 2、提出保证人或提交保证金,经办案机关审查; 3、填协议离婚取保候审决定书; 4、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规定,交代事项,告知法律责任; 5、将被取保候审人移交派出所执行。

开庭哪些人员不得旁听案件的审理

律图法律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律师 最近回复:

1、不得旁听人民法院对于案件的审理的人员包括:证人、鉴定人以及准备出庭提出意见的有专门知识的人;未获得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人;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状态异常的人以及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九条 公开的庭审活动,公民可以旁听。 旁听席位不能满足需要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的先后顺序或者通过抽签、摇号等方式发放旁听证,但应当优先安排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旁听。 下列人员不得旁听: (一)证人、鉴定人以及准备出庭提出意见的有专门知识的人; (二)未获得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 (三)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人; (四)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状态异常的人; (五)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记录的公开庭审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组织人员旁听。 依法不公开的庭审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人不得旁听。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3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