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劳动纠纷专题 > 劳动关系专题 > 提出离职后是否能不加班

提出离职后是否能不加班

提出离职后是否能不加班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而劳动关系的认定其实是一个大课题,不仅涉及到如何根据构成要件对当事人之间是否成立劳动关系作出认定,还涉及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等其他用工关系以及承揽关系等其他法律关系的比较和区分。
2024-05-18 13:05:02 已帮助2390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提出离职后是否能不加班
作为劳动者,您拥有拒绝加班的权利。
除非在某些特定情形或紧急任务的前提下,否则公司无权强制安排您进行额外的工作时长,您完全有权拒绝这种加班行为,并且这并不构成任何违法行为。
而当雇佣方决定要安排加班时,他们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事先征得您的同意,如果您对此表示反对,公司便不得擅自强迫您继续加班。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所需,雇佣单位只有经过与工会代表及您本人的充分协商之后,才能够适当延长工作时间,但通常每天的总时长不能超过一个小时;
若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则需在确保您的身体健康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将每日的总时长延长至最多三个小时,然而每个月的总时长仍应控制在三十六个小时以内。
在您完成加班后,雇佣单位必须按照规定向您支付相应的加班费用。
然而,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雇佣单位组织职工加班将无需受到法律规定的条件限制:
首先是在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威胁到您的生命健康以及财产安全,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的时候;
其次是在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出现故障,从而影响到生产活动和公众利益,必须尽快修复以避免更大损失的时候;
最后是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形下。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劳动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