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商标 > 假冒商标罪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呢

假冒商标罪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呢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9 · 1487人看过
导读:关于预防假冒商标现象,建议:1.加强商标法律法规宣传,提升民众对商标品牌价值认识。2.工商、质检、公安等执法单位紧密协作,共同整治,打击伪劣商品和假冒商标行为。3.强化相关行业监管,从源头打击非法印刷、伪造商标行为。4.商标权所有者应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假冒商标罪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呢

一、假冒商标罪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呢

关于如何有效预防假冒商标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持续地加强商标法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广大民众对于商标品牌价值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为预防假冒商标犯罪的发生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以及公安机关等执法单位应紧密协作并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努力汇聚合力共同开展整治行动。

在此过程之中,除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外,还需坚定不移地惩处那些涉嫌假冒商标的不法之徒。

再次,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印刷包装业、广告产业以及标牌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的监督管理,尤其关注其中的个体工商户及承包经营性质的企业,力求从根本源头制止、打击并清理取缔非法印刷、伪造注册商标及其标识的违法行为。

最后,商标权所有者,尤其是享有盛誉的驰名商标所有者,应当更加重视对自身知识产权的维护和加强,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商标法》第四十九条

商标注册人在使用注册商标的过程中,自行改变注册商标、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期满不改正的,由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二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二、假冒商标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假冒商标罪的认定标准有以下几点:

1、主体要件:该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情节达到犯罪标准的即构成本罪

2、主观方面:该罪主观方面为故意,且以营利为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

3、客体要件:该罪侵犯的客体为他人合法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以及国家商标管理秩序。

4、客观方面:该罪的客观方面为行为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假冒商标行为,且情节严重。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假冒商标罪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呢”,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商标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商标最新文章

遇到商标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