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盗伐林木罪和滥伐林木罪如何区分

盗伐林木罪和滥伐林木罪如何区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7 · 1550人看过
导读:盗伐与滥伐林木罪的差异显著:侵犯法益不同,客观情况区分明显,主观心态各具特色。盗伐林木罪主体限于非林木所有权人,而滥伐林木罪主体广泛,包括所有权人、承包经营者等。
盗伐林木罪和滥伐林木罪如何区分

一、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如何区分

盗伐林木罪与滥伐林木罪的显著差异在于:

首先,它们所侵犯的法益各异。

其次,在犯罪行为的客观情况上,二者存在明显区分。

再次,犯罪主观心态也是各有特色。

最后,在犯罪主体方面,盗伐林木罪的实施者必须为林木所有权人之外的自然人或者法人组织;

然而,滥伐林木罪的主体范围则更为广泛,既包括林木所有权人、承包经营管理人员等,也涵盖了其他自然人或法人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从重处罚。

二、盗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都有什么

盗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和林木的所有权。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护森林法规,盗伐国家、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及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前面所说的数额较大,指在林区,盗伐一般可掌握在2立方米—5立方米或幼树100—250株;在非林区,盗伐一般可掌握在1立方米—2.5立方米或幼树50—125株。

具体数额较大的起点数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在两高规定的数量幅度以内掌握,也可以参照上述数量,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规定认定本地区盗伐林木罪数量的适当标准。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盗伐林木罪和滥伐林木罪如何区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