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销售假药罪主观明知如何认定的?

销售假药罪主观明知如何认定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2123人看过
导读:销售假药罪主观明知的认定判断,主要是从犯罪人员的从业经历,以及还有销售的价格明显比较低于市场的价格;再者就是销售方式是否正常;同时还有从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等各方面来进行审查。
销售假药罪主观明知如何认定的?

一、销售假药罪主观明知如何认定的?

主观是否明知,主要从以下方面予以审查判断:

(1)犯罪嫌疑人的从业经历、学历、专业知识。

(2)销售价格是否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进货渠道是否正当,有无合法手续;我国对药品实行严格的审批、许可制度,如行为人从没有合法手续的人员处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应当推定为其认识到假药的可能性,主观上系明知。

(3)销售方式是否正常;从买卖药品的交接方式、时间、地点分析,如是否在正规药店进行销售,是否在正常交易时间内销售,如,夜间或小作坊地点交易,则反映出其对假药的认知度。

(4)从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等审查。

(5)有无批准文号、合法的经营执照及许可,是否盗用他人的批准文号,或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此外,要注意审查案发现场的证据,并结合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等言辞证据综合判断犯罪嫌疑人主观上的明知。现场起获的证据包括:现场勘查检查笔录、照片;查封、扣押假药的实物证据及清单、照片;查封、扣押生产假药的设备及清单、照片;与生产、销售有关假药相关的合同、销售收据,交易账目、邮寄单据等材料;相关的电子证据、视听资料,如网络聊天记录、网络支付凭证等。

二、生产、销售假药罪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一)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三)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四)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综合上面所说的,销售假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如果当事人不知是假药是可以不构成犯罪的,因此在认定上就要从犯罪才的学历,还有销售的方式,销售的价格等相关的方面来进行确定,如果是属于明知而不承认的话,那么是会加重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