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判决执行精选解答 > 保险公司与代理人劳务纠纷如何解决

保险公司与代理人劳务纠纷如何解决

时间:2024.05.17 标签: 诉讼仲裁 判决执行 阅读:1180人
律师解析:
1.协商解决途径:协商意味着争议当事双方,基于自我约定,在合法框架内尽量妥协或其中一方作出适当退让,以此达成纠纷化解之目的。协商过程中无需采取第三方干预措施,而需依赖双方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从而达成调解与和平的结果。尽管通过协商达成的共识并未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但当事人仍保留申请仲裁或诉讼的权利。协商这一方法可应用于争议处理全过程中的任意阶段。
2.调解解决手段:调解则是依赖中立的第三方进行调停、谈判与斡旋,以精细入微的疏导与感召人心的说服技巧,引导各争议方互相体谅、思考,最终达成和解协议,以便妥善解决纷争。在劳动争议处理流程中,调解主要是由企业内部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操作。一经调解达成共识,争议双方应对其慎重履行,但此协议并未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
3.仲裁解决机制:在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由专门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执行。仲裁裁决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是的,调解书可以强制执行。调解书是由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当事人自愿和合法的原则,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调解书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效力,......

不一定是结案。裁定书是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裁定书通常用于解决案件中的程序性问题,比如管辖权异议、证据保全、......

是的,调解书可以强制执行。调解书是由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根据当事人自愿和合法的原则,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调解书一旦生效,即具有法律效力,......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没钱交罚金可以暂缓吗

    刘欢律师

    如果没有钱交罚金,法院会查是否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如果目前确实没有,可暂缓缴纳。但法院在任何时候只要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都可以随时追缴。只有由于不可抗拒的灾难导致确实无法缴纳的,法院会酌情考虑减免。

    播放量:718 2022-06-07
  • 没钱缴罚金法院会怎么处理

    刘欢律师

    如果没有钱交罚金,法院会查是否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如果目前确实没有,可暂缓缴纳。但法院在任何时候只要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都可以随时追缴。只有由于不可抗拒的灾难导致确实无法缴纳的,法院会酌情考虑减免。

    播放量:651 2022-06-07
  • 失信被执行人有什么惩罚

    郑晓龙律师

    1、限制高消费。2、失信被执行人将不得乘坐飞机、高铁软卧等交通工具。3、失信被执行人将不得办理信用卡、贷款等金融业务。4、不得担任公司的高管、法人等。

    播放量:523 2022-06-07
  • 强制执行款已到法院多久打给个人

    1157人阅读

    强制执行款项到达法院的时间通常在递交申请后的三个工作日内,法院会立即通知相关当事人。若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向上级法院申请。上级法院有权审查并督促原法院执行,或直接执行或指令其他法院执行。

  • 强制执行律师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1239人阅读

    律师费在强制执行案件中,根据案件金额的不同,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对于金额不超过一万元的案件,律师费为50元。金额在1万元至50万元之间,按1.5%缴纳。金额在5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按1%缴纳。金额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按0.5%缴纳。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0.1%缴纳。

  • 民事判决生效的协议,还可以举报伪造材料恶意诉讼吗

    1301人阅读

    已生效的民事判决所依据的协议,不再具有举报伪造证据和恶意诉讼的资格。调解书生效后,不得再次起诉,但如有充分证据证明调解违反当事人意愿或协议内容与法律冲突,可依法申请再审。法院审查核实后,将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

  • 民事纠纷恶意转移财产有没有刑事责任

    1418人阅读

    民事纠纷中的恶意财产转移行为,法院会根据涉案类型、财产数量等具体情况作出判决。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若法律文书生效后仍有此行为,应罚款、拘留;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刑责。同时,《刑法》也规定了对主要责任人或直接参与者的罚款、拘留和可能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