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证据调查精选解答 > 网约车怎么起诉保险公司

网约车怎么起诉保险公司

时间:2024.05.15 标签: 诉讼仲裁 证据调查 阅读:1242人
律师解析:
1、提起诉讼后,须向法院提交正式的诉讼状;
2、在法院审核批准立案之后,会把经过修订的起诉书副本发送给被告人;
3、如被告人未能在规定期限(即十五天内)提交答辩状,也不会妨碍案件的正常审理程序;
4、对于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应提前三日通知相关当事人,同时发布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是当事人陈述,然后是告知证人的权利与义务,接着是证人出庭作证,以及宣读未到场的证人证言;
此外,还需展示相关的书面证据、实物证据及音像资料,宣读鉴定结果,以及宣读勘验笔录等;
6、法庭辩论阶段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原告及其代理律师发表观点,其次是被告及其代理律师进行反驳,再次是第三方及其代理律师发表意见或进行反驳,最后是各方之间的相互辩论。在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会按照原告、被告、第三方的顺序逐一征求各方的最终意见;
7、在法庭辩论结束后,法院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做出判决。若在判决之前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纠纷,则可先行调解,若调解失败,则必须立即做出判决;
8、判决宣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直接证据一般有当事人的陈述;以及还有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证据;在特定的情况之下,是能够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

物证和书证在形式上都是表现为物体,但在本质上确有很大的区别: 1、书证是记载或反映行为和思想上的物体,而对于物证是根据其外部的特证、大小还有规格来确定,物证不具有思想内容......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处理: 1、确认信息泄露的情况; 2、修改密码和账户设置; 3、保留所有关于信息泄露的证据; 4、联系相关机构; 5、立......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在律师会见能做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律师会见中,可深入了解案情、证据及背景,提供法律咨询,剖析具体情况,给出法律意见。同时,共同探讨诉讼或辩护策略,包括证据收集、证人调查等。明确告知客户诉讼中的权益和义务,并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其压力。

    浏览量:1378 2024-06-05
  • 律师会见能当证据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律师会见获取的信息虽不能直接作为证据,但对制定辩护策略、发现证据线索及核实事实真相至关重要。会见笔录若揭露不正当行为,可能影响法庭对证据的采纳。但律师会见需遵守保密原则,未经授权或特殊情形,禁止披露会见内容。

    浏览量:1053 2024-06-05
  • 盗窃罪如何告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倘若阁下察觉到或者是发现有任何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侵犯您个人的财产权益,请务必及时与当地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并向其报告有关案件的详情及相关证据材料(例如:监控录影带、物品凭证等等)以及具体的损失程度。公安机关将会对此类案件展开深入调查,如若获得充分的证据支持,将依据法律规定正式备案,同时追究涉案人员相应的刑事责任。

    浏览量:1026 2024-06-03
  • 发现有人剪网线没有确实的证据怎么办

    1759人阅读

    为应对失窃事件,我们应首先与可疑人员深入交流,明确表达疑虑并询问其了解情况。同时,积极搜集证据,如监控录像和目击者证词。若确信是犯罪行为,应果断报警。警方将深入调查,但需确保有足够证据支持行动。

  • 被起诉了证据什么时候提供

    1818人阅读

    提起诉讼时,原告应在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所有证据。若遇举证困难,有权向法院申请延期。法院会根据案情决定是否同意延期,并相应调整举证期限。原告应尽早准备,确保在期限内提交完整证据,避免影响案件进展。

  • 举证期限是什么时候开始

    1310人阅读

    举证期限从当事人接到法院传票时开始,这是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确定的。在案件审理的预备阶段,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为各方当事人确定举证期限。当事人可协商确定具体时限,并请求法院批准。

  • 证人是否需要对受害人进行辨认

    1087人阅读

    在中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在需要确认受害人身份或提供关键证据时,需对受害人进行辨认。辨认过程中,参与人数不固定,但不一定要求证人现场监督。仅在必要时,涉嫌违法者才需提供证言或出庭作证,以保护其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