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损害赔偿专题 > 其他侵权专题 > 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侵权的对象是有很多的,可能是动物伤人、消费权益等,社会中还有财产侵权,如扒窃这样的其他侵权行为,遇到扒窃了,大部分当事人会选择不声张,这是间接助涨了扒窃者的气焰,应该及时找警察处理。因为具体情况行为的情况不同,当事人采取措施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千万不可一概论之,这样可能无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4-03-01 02:41:09 已帮助2431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

(一)侮辱


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则》第101条后端规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民通意见》第140条规定,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捏造事实公然筹划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行使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二)诽谤


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民法通则》第101条后段规定,禁止用诽谤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的,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相信我们大家对于键盘侠应该都不陌生,这些键盘侠造谣生事都完全凭一张嘴,现在想要侵犯一个人的名誉可以说非常的简单,因为国家对网络平台的监管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在我们的名誉平白无故的被他人污蔑的情况下,必须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去对抗对方的违法行为。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