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劳动纠纷专题 > 劳动争议专题 > 劳动能力鉴定后可能存在的争议及解决办法有哪些

劳动能力鉴定后可能存在的争议及解决办法有哪些

劳动能力鉴定后可能存在的争议及解决办法有哪些
劳动纠纷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纠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由于各种原因,双方产生纠纷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劳动纠纷的发生,不仅使正常的劳动关系得不到维护,还会使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应当正确把握劳动纠纷的特点,积极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而中国当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
2024-02-20 05:48:02 已帮助3681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及赔偿办法有哪些?
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1款第(2)项规定:“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十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按照这一规定,造成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赔偿范围如下: 1.医疗费赔偿 医疗费的赔偿,应参照人身伤害赔偿的标准计算。 2.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是: 第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赔偿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 第二,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关于对间接受害人支付生活费的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生活救济的规定办理。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受害人给付至18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