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保障 > 哺乳期是指产后几个月劳动法规定的

哺乳期是指产后几个月劳动法规定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10 · 2022人看过
导读:哺乳期通常为产后12个月,《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哺乳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用人单位需在女职工哺乳期每天劳动时间内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若为多胞胎,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此规定旨在保障哺乳期女职工合法权益,使其能兼顾工作与照顾婴儿。
哺乳期是指产后几个月劳动法规定的

一、哺乳期是指产后几个月劳动法规定的

1.哺乳期通常指产后12个月哦。《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因为女职工在哺乳就降低她们工资,也不能辞退她们,更不能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呢。

2.女职工处于哺乳期时,用人单位得在每天劳动时间里给她们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要是女职工生了多胞胎,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就再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3.这规定主要就是为了保障哺乳期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呀,让她们能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好自己的宝贝呢。

二、劳动法对哺乳期内女职工权益保障有哪些

劳动法对哺乳期内女职工权益保障丰富。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劳动。

用人单位应在每天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若单位违反相关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女职工可依法投诉、举报、申诉,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劳动法对哺乳期女职工权益还有啥规定

劳动法及相关法规对哺乳期女职工权益有诸多规定。

工作时间方面,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哺乳时间上,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劳动合同方面,女职工在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因经济性裁员、非过失性辞退等原因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满,女职工仍在哺乳期内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女职工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在探讨哺乳期是指产后几个月劳动法规定的这个问题时,我们了解到劳动法明确规定的哺乳期是指女职工生育后至其婴儿满周岁期间。知道这一规定很重要,但哺乳期还有不少相关要点。比如在哺乳期内,用人单位有诸多限制女职工工作的规定,像是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等。若你对哺乳期的劳动权益、休假安排等还有疑问,别错过进一步了解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全面解答哺乳期相关法律问题。

网站地图
遇到劳动保障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