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劳动纠纷专题 > 劳动争议专题 > 项目负责人工程质量承诺书

项目负责人工程质量承诺书

项目负责人工程质量承诺书
劳动纠纷是现实中较为常见的纠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由于各种原因,双方产生纠纷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劳动纠纷的发生,不仅使正常的劳动关系得不到维护,还会使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应当正确把握劳动纠纷的特点,积极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而中国当前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
2024-03-02 13:49:35 已帮助3915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项目负责人授权书
作为一个优秀的项目负责人,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专业水平与工作能力。在负责项目方面应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一、审计前应全面了解所分派项目的情况,总体评价审计风险  项目负责人在接受委托或得知自己所分派的项目后,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和审计项目的相关情况,总体评价审计风险。 1、查阅以前年度的审计底稿。项目负责人应认真阅读以前年度的审计报告,查阅以前年度的审计计划、审计总结、重大问题的请示报告、质监报告、与被审计单位的交换意见的底稿、审计调整事项、合并过渡表以及与各重大事项相关的具体科目审计底稿。 2、上网查阅有关被审计单位的各项定期报告和临时公告。 3、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了解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遗留问题的解决情况和本期经营及效益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本年度是否有重大的重组和投资等重大事项。 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后,项目负责人应对所负责的审计项目做总体的风险评估,对重要的风险控制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及时全面地制订总体审计计划和重要审计领域的具体审计计划在进入现场审计前,项目负责人应全面及时地制订审计计划。总体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策略、审计分工、重点审计领域及重要水平的确定及审计人员和审计工时的安排等。对于重要的审计科目应制订具体的审计计划,追加的审计程序应用文字标注在审计程序表上,并在审计实施时提醒相关的审计人员。审计计划应明确重点,审计程序应具体详尽,不可泛泛而谈。在审计计划制订后应呈交部门负责人及分管的所领导审批。 三、认真组织现场审计,合理安排审计人员,督导其他审计人员的工作项目负责人在分派审计工作时,应根据审计项目和审计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审计工作。一个优秀的项目负责人不应只埋头做底稿,应熟知每个小组成员的能力和特点,安排工作时应让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做到人尽其才,并及时地检查和指导他们的工作。对于其他审计人员反映的问题应及时解决,对于存在有疑虑的情况及时追加审计程序,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收集整理归集总结审计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果断解决,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并向部门负责人、质监人员和分管所领导汇报,争取在审计现场解决审计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进度。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项目负责人应统筹安排及时监督,确保审计进度的如期完成。 四、把握重点审计领域和重点审计事项,项目负责人在审计过程中应以风险、质量控制为主导。对任何事项保持合理怀疑,对各种事项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强的分析能力。审计程序不能只限于财务报告项目的常规审计,多运用观察、询问及分析性测试的手段查找重点审计领域。对于重点审计领域和事项,应安排有经验的审计人员或自己完成。  五、认真复核审计底稿 项目负责人的复核是工作底稿的第一级复核,也是最细致、最具体的一级复核,作为项目负责人应认真仔细及时地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按规定在审计工作底稿上签名,并认真撰写复核工作记录。及时督促审计人员补充遗漏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对于重大事项或存在疑虑的事项,及时追加审计程序,收集关键的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必须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六、善于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对于重大事项应与其他审计人员、质监人员沟通,并及时向部门负责人及分管该项目的所领导汇报 作为项目负责人应多层面、多层次地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沟通的时点可以是审计前、审计中或审计后,沟通的对象应包括董事会成员、经营管理层人员、财务人员和其他管理或业务部门的人员,沟通的范围包括与审计相关的所有内容。作为项目负责人应善于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以便及时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编制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点以及寻求重大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于重大事项或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项目负责人应及时与质监人员沟通,并向部门负责人及分管该项目的所领导汇报。项目负责人在汇报问题时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处理办法,并提供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及收集的相关证据。 七、收集归纳审计问题,认真撰写审计总结 收集归纳审计问题,认真撰写审计总结是项目负责人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好的审计总结应完整清晰地反映实施审计的整个过程,包括审计计划的实施情况、重要审计领域实施的主要程序和收集的主要审计证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解决情况,以及拟出具审计报告的类型等等。 八、认真复核财务报表及其附注,撰写审计报告 项目负责人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认真复核财务报表及其附注,撰写审计报告是理所应当的职责。作为项目负责人除了安排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复核(或帮助财务人员编写)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外,自己一定要亲自复核。复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调整事项是否都已调整;合并范围是否正确;合并抵销事项是否完整;抵销分录是否正确;会计政策的描叙是否与被审计单位实施的一致;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的变化,是否做出相应的更改;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是否正确;平衡关系、报表之间或前后期衔接是否正确;会计报表项目附注是否与会计报表一致;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变化较大按规定应该做出解释的项目,是否都已做出合理的解释,解释的原因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关联交易、或有事项、期后事项及其他重大事项是否已按规定进行披露等等。 在复核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对审定报表项目做最后的分析性测试,检查异常的波动是否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这些异常波动是否在审计过程中被重点关注等等。 九、关注审计报告出具后的期后事项 审计报告出具后,作为项目负责人应关注被审计单位所发生的资产重组、收购、合并、投资等重大期后事项及效益情况,并分析这些重大事项对已出具的审计报告的影响。对于影响审计报告的事项及时向分管该项目的所领导反映,以便做出相应的对策。项目负责人可以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公开披露信息和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的途径来获取这些信息。 十、对审计小组成员的工作做出评价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