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判处刑事缓刑条件有哪些?

判处刑事缓刑条件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3 · 2288人看过
导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健全,同时也会规范了公民的行为,如果任何公民做出了违反法律的行为都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那么判处缓刑的条件有哪些呢?按照相关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拘役或者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就可以适用缓刑。

判处刑事缓刑条件有哪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健全,同时也会规范了公民的行为,如果任何公民做出了违反法律的行为都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那么判处缓刑的条件有哪些呢?按照相关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拘役或者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就可以适用缓刑。

一、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至于罪行性质相对更轻的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因法院不仅仅是根据罪行性质作出具体量刑,法院认为有必要适用管制刑罚进行处罚,所以故将管制刑列为不适用缓刑制度的独立刑种。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判决确定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以适用缓刑。

二、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但必须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适用缓刑,因而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先判断,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在这两个因素中,犯罪情节较轻属于已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小,应当综合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两个方面加以综合评判。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属于未然之罪的范畴,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较小,应当根据犯罪人的罪后各种表现,并适当考虑犯罪人的一贯表现作出评判。

三、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在近几年中,我们的法律不仅会规范公民的行为也会在各个方面保障着每一位公民的权益,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判处了缓刑,按照规定会有一定期限的考验期,如果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做出再次违反法律的行为,不仅会撤销原先的缓刑处罚,也会对重新犯下的罪行进行审理和处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472次阅读
  •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4-02-24 1137次阅读
  • 2023.03.02 16088次阅读
  • 334次阅读
  • 刑事案件判缓刑的条件,主要包括:1、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同时有犯罪情节较轻、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并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情形的,可以判处缓刑。2、另外,如果犯罪分子是不满十八岁的、孕妇和已经满七十五岁的人,应当判处缓刑。
    2024-03-04 1477次阅读
  • 2023.05.18 1962次阅读
  • 339次阅读
  • 在涉及到交通肇事罪的刑事案件中,通常情况下适用缓刑的条件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犯罪行为的性质应相对较轻;其次,被告人应当具备真诚的悔过之意和赎罪表现;第三,被告人不能再次实施任何形式的犯罪行为,即存在较为彻底的自我革新和重新做人的决心;最后,对于被告人所居住的社区而言,宣告缓刑并不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或不利影响。只有当以上各点均得以充分满足时,法院方可依法对其作出缓刑判决。
    2024-06-02 911次阅读
  • 2023.03.07 6153次阅读
  • 45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