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名誉毁谤 > 民法典规定辱骂他人如何处理

民法典规定辱骂他人如何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1 · 1421人看过
导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言语羞辱、恶意谩骂等损害他人名誉及权益的行为属于非法侵权。受害者有权维护自身权益,可先口头警示,若无效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终止侵权、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多次不当言行严重影响个人生活,可报警。公安机关核实后,有权进行治安管理处罚。
民法典规定辱骂他人如何处理

一、民法典规定辱骂他人如何处理

首要之事在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所规定,以言语羞辱或恶意谩骂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及权益的行为属于非法侵权行径,构成了法律上的违法行为。

再者,倘若市民遭受污蔑辱骂等不法侵害时,他们有权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这其中包括,

首先向相关方提出口头警示以示提醒,继而若相关方对此视而不见,受害方可依法向法庭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其侵害个人名誉以及人格请求终止侵权行为,作出相应的公开道歉并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遇相关方屡次实施上述不当言行,导致个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深受干扰,受害人完全有权利报警,且当地公安机关在经过详细调查核实之后,有权对涉事者进行治安管理处罚

具体处罚标准如下:

对于轻微情况可给予五天以内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但若情节较为严重,则可能会执行五至十天的拘留,并同时对当事人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民法典规定如何认定为高利贷

《民法典》并没有规定高利贷的认定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民间借贷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就认定为高利贷。所谓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民法典规定辱骂他人如何处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名誉毁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名誉毁谤最新文章

遇到名誉毁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