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经营管理 > 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不一致怎么办

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不一致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7 · 1291人看过
导读:公司章程是投资者制定的、对公司内部各方具有约束力的文件,旨在规范公司内部架构和经营活动。它通常是基于发起人协议形成的,体现了公司的自治精神。只要不违反交易安全和社会稳定,应尊重公司的自治权利。然而,公司章程也涉及公司治理架构和外部利益保护,法律需对其进行适度干预。因此,公司章程具有自治性和法定性的双重属性。若违反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定,则章程无效;若只是变通处理任意性规定,则不应轻易否定其效力。
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不一致怎么办

一、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不一致怎么办

公司章程乃是设立公司的投资者制定的必要文件,对于公司本身、股东、董事、监事以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都拥有切实有效的约束力,旨在调整公司内部组织构架及其经营活动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章程往往依赖于发起人协议作为蓝本逐步形成。

当今的公司法大力倡导公司自治精神,而公司章程正是公司内部自治规则的体现,各位股东针对公司重大事宜预先做出设想,并在实践中经过多次深入磋商与探讨后最终达成共识,因此,我们应对其给予充分的尊重。

一般来说,对于公司内部事务,公司应依据章程进行自我管理,只要这些自治内容不影响交易安全和社会稳定,便应尊重公司基于商业考量自主决策的权利,保障其意思表示自由和民事行为自由,同时也需认可章程的法律效力。

然而,公司章程并不仅限于规范公司内部事务,它还涉及到整个公司的治理架构以及相关的外部利益保护问题,这就使得法律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章程实施强制干预。

因此,公司章程兼具自治性和法定性的双重属性。

在此背景下,若公司章程违反了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该章程将被视为无效;

反之,若只是对公司法中的任意性规定进行了变通处理,则不应轻易否定章程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零四条本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转让、受让重大资产或者对外提供担保等事项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的,董事会应当及时召集股东大会会议,由股东大会就上述事项进行表决。

二、公司章程和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公司章程,是指公司依法制定的、规定公司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经营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的基本文件;

也是公司必备的规定公司组织及活动基本规则的书面文件,而合同是指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因此,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调整的范围不同,公司章程所调整的是公司内部的管理表决事项,而合同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协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公司章程和法律规定不一致怎么办”,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经营管理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经营管理最新文章

遇到经营管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