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标准 > 员工怀孕一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吗?

员工怀孕一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4 · 2176人看过
导读:员工在怀孕期间,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是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员工存在重大过错,给单位造成巨大损失,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员工怀孕期间,劳动合同期满,需要将合同期限顺延至孕假结束。
员工怀孕一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吗?

一、员工怀孕一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吗?

并不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怀孕也不例外。比如公司把无正当理由连续请假7天算作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并明确记录在了员工守则里,怀孕的员工若违反了该规定,单位可以实际情况作出处理。

公司不得随意解除怀孕女员工,女员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公司应当将劳动合同的期限顺延至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满为止。

怀孕期间劳动者可以主动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二、非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怎么计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该赔偿金的标准应当是经济补偿金的二倍来计算。

用人单位违反有关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并不是员工在怀孕期间都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如出现重大过错也是可以解除的。用人单位违法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应该给员工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当员工的月工资高于本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时,应该按照员工的月工资支付经济补偿。员工在单位的工作时间越长,工资越高,所得到的补偿越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工伤赔偿标准相关

  • 318次阅读
  • 怀孕员工,没有过错的情形下,单位不能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非过错性理由或经济性裁员为由与“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这意味着,即使女职工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在劳动者存有过错的情况下,合法的解除双方劳动关系。
    2024-02-21 931次阅读
  • 2023.03.04 8270次阅读
  • 358次阅读
  • 怀孕员工,没有过错的情形下,单位不能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非过错性理由或经济性裁员为由与“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这意味着,即使女职工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在劳动者存有过错的情况下,合法的解除双方劳动关系。
    2024-03-02 1222次阅读
  • 2023.03.04 2029次阅读
  • 321次阅读
  • 怀孕员工,没有过错的情形下,单位不能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非过错性理由或经济性裁员为由与“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这意味着,即使女职工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在劳动者存有过错的情况下,合法的解除双方劳动关系。
    2024-03-01 1172次阅读
  • 2023.03.11 2227次阅读
  • 40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工伤赔偿标准最新文章

遇到工伤赔偿标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