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著作权 > 职务申请发明专利的权利属于谁?

职务申请发明专利的权利属于谁?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1 · 3213人看过
导读:职务申请发明专利的权利,是属于职务发明人的单位所有。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职务发明人的发明专利是属于单位所有,但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人进行奖励,涉及到专利发明产生的收益等情况的,单位应当给予职务发明人分成。
职务申请发明专利的权利属于谁?

一、职务申请发明专利的权利属于谁?

我国《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对职务发明的奖励和报酬作了明确规定。《专利法》第十六条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这里所说的“经济效益”,既包括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自己实施专利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广义上也包括许可他人实施或者转让专利权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专利法实施细则》则以专章的形式规定了奖励和报酬制度的约定优先原则、最低保障金额及报酬比例等。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可以与发明人、设计人约定或者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专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奖励、报酬的方式和数额。企业、事业单位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报酬,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二、职务发明人的报酬

(1)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未与发明人、设计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专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奖励的方式和数额的,应当自专利权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金。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3000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1000元。由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建议被其所属单位采纳而完成的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从优发给奖金。

(2)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未与发明人、设计人约定也未在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规定专利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报酬的方式和数额的,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实施发明创造专利后,每年应当从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2%或者从实施该项外观设计专利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0.2%,作为报酬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或者参照上述比例,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一次性报酬。

(3)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许可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的,应当从收取的使用费中提取不低于10%,作为报酬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根据法律规定,职务发明人虽然是发明专利的主体,专利权只属于单位或者公司企业。单位为了鼓励发明专利,也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支付报酬,另外对专利权的授权方面,一般也只能由职务发明人的单位行驶授权,个人可以获得专利使用权。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著作权相关

  • 合作发明专利的申请权一般属于合作开发的当事人所共有。除非当事人一方声明放弃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可以由另一方单独申请或者由其他各方共同申请。若当事人一方不同意申请专利的,另一方或者其他各方不得申请专利。
    2024-02-23 1093次阅读
  • 2023.03.13 1738次阅读
  • 非专利发明人也能申请专利,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2.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3.专利申请权可以进行转让,转让后接受人成为专利申请人。
    2024-02-28 901次阅读
  • 2023.03.09 12354次阅读
  • 写单位。但如果你是发明人,属于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人具有署名权、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两种权利。《专利法》第十七条规定: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2024-02-29 1040次阅读
  • 2023.03.05 5536次阅读
  • 专利申请需要去当地的专利行政部门申请,地方政府的专利工作部门负责专利管理工作,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条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
    2024-02-20 961次阅读
  • 2023.03.01 2150次阅读
  • 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2024-02-24 946次阅读
  • 2023.03.11 1601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著作权最新文章

遇到著作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