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犯罪辩护精选解答 > 犯罪停止的范围是什么

犯罪停止的范围是什么

时间:2024.05.09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犯罪辩护 阅读:1038人
律师解析:
关于犯罪中止的特定情节,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首先是在犯罪预备阶段,行为者在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决定放弃;
其次行为者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主动停止了其犯罪行为;
第三种情况是行为者已经完成了犯罪行为,然而在犯罪后果显现之前,工作者能够自主且有效地阻止了犯罪后果的产生;
最后一种情况则是行为者在犯罪行为的实行过程尚未完全结束之时,就主动停止了该行为的继续进行。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组织赌博、开设赌场、参与赌博并从中营利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对于个人参与网络赌博的行为,是否构成刑事案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参与赌博:个人参与网络赌博,如......

即使盗窃嫌疑人没有当场被抓,且死不承认犯罪,案件的处理仍然会依据法律程序进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法律后果和程序:调查取证:即使嫌疑人不承认,警方仍然会继续调查,搜集其他可能......

可能会构成以下几种罪行:非法设卡收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私自设卡收费属于违法行为,可能会被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阻碍交通......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帮信罪涉案卡没收怎么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依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涉案银行卡若用于协助信息网络犯罪且情节严重,将被视为犯罪工具并依法没收。没收需经司法程序,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提出申请,法院审理后裁决。具体流程受法律及司法解释约束,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浏览量:821 2024-06-01
  • 盗窃罪触犯认罪态度好会影响判决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交代罪行属自首。自首者可获从轻或减轻刑罚。盗窃罪涉案人员如积极自首并如实交代,将影响判决,可能减轻刑罚,情节轻微者还可能免于刑事处罚。

    浏览量:1073 2024-06-01
  •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的随意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针对寻衅滋事罪中的“随意性”,需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结合实际案件剖析。若行为如随意殴打、拦截、辱骂、恐吓、强占财物、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缺乏合理动机,仅为满足虚荣或发泄情绪,且无视社会秩序和他人权益,造成严重后果,则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中的随意性犯罪。

    浏览量:1089 2024-06-01
  • 如何区分变造货币和伪造货币

    胡静律师

    (1)客观行为不同,伪造货币即仿照真币的色彩、图案、形状、原料等制造假币,其中不包含有真币的成分;变造货币即通过挖补、揭层、涂改、拼凑等方式对真币进行加工处理,使其面额增大或张数增加。(2)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伪造货币刑法没有规定数额较大才构成;变造货币则以数额较大为构成要件。

    播放量:1454 2023-06-06
  • 聚众斗殴与聚众扰乱社会有什么不同

    杨雷兵律师

    1、犯罪动机不同。聚众斗殴罪大多是为了争霸一方、私仇宿怨等流氓动机而破坏公共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则多是为了实现个人某种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调工作等而破坏公共秩序。2、情节要求不同。3、二者犯罪方法不同。

    播放量:1491 2022-06-15
  • 检察院受理行贿罪吗

    杨少宁律师

    检察院受理行贿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范围,对于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贿赂也属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范围。

    播放量:1261 2022-06-15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未成年犯罪监护人在法院有权为未成年辩护吗?

    1794人阅读

    当未成年人违法,其法定代理人应负责赔偿其不良行为后果。即使责任不完全在监护人,但只要监护人已尽职,仍需承担经济赔偿。若未成年人有个人财产可赔偿,应自行承担;否则,由法定代理人承担并补充赔偿。

  • 未成年人犯罪会得到惩治吗

    1247人阅读

    未成年人犯罪应依法惩处。虽然一般情况下,只有年满16岁的青少年才需承担刑事责任,但14至16岁的未成年人若犯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等严重罪行,也需承担刑事责任。涉及抢劫、贩毒、纵火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同样需依法惩处。

  • 未成年犯罪能否评价为前科

    1890人阅读

    未成年犯罪虽有“前科”记录,但不构成“累犯”,因我国法律规定过失及未满18岁犯罪不适用累犯标准。要成累犯需满足:两阶段均受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均故意犯罪;前次犯罪结束或获赦免后五年内再犯;前次犯罪时已成年(满18岁)。

  • 未成年之前犯罪成年后需要走哪些程序

    1171人阅读

    未成年人犯罪,处理需依年龄和犯罪性质。16岁以上承担全部刑责,14-16岁在严重罪行下也要负责。12-14岁仅在故意杀人等极端情况下负责。12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但家长或监护人需加强教育。同时,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追诉时效视法定刑而定,最长可达二十年,但须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