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争议精选解答 > 压工资辞职不给怎么办

压工资辞职不给怎么办

时间:2024.04.13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 阅读:1127人
律师解析:
辞职之后,员工应得的工资遭拒发放,针对此类情况,可采取以下途径进行解决:
首先,双方应当尝试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其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皆有权向各自所在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交申请,以寻求调解;
再次,若经过协商无果,当事人可依法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该机构对争议事件进行公正仲裁;
最后,若依旧未能达成协议,当事人则可请求人民法院对此案提供法律援助,人民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此类劳动争议案件做出公平判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采取任何诉讼程序之前,务必先行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请。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是否合法,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公司与员工协商一致,或者员工存在符合公司规章制度规定的降职降薪条件的,就不违法。除了以下几种情形外,单位不具备单方调岗降薪的权利:1、员工不......

如果上诉期限恰好赶上春节等法定节假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上诉期限会进行顺延。具体来说,如果上诉期限的最后一天是节假......

试用期内辞退员工的赔偿标准如下:过失性辞退: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赔偿金。其他过失性辞退的情形包括严重违反用人单......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动争议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我国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悉权益受损之日起算。特殊情况下,可能按法律法规调整,如超过二十年则丧失法院保护,但可申请延长。《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了基本诉讼时效期限。

    浏览量:1452 2024-06-08
  • 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试用期不符合岗位需求、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严重渎职损害公司利益、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干扰本公司工作且未改正,以及被追究刑事责任等。

    浏览量:1087 2024-06-08
  • 劳动合同中的竞业限制条款是否合法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我国法律支持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制度,适用于技能可能威胁企业机密或离职可能影响原雇主利益的劳动者。用人单位需与这类员工签订协议,规定竞业禁止的实施条件、期限、补偿金及违约责任等,确保公平合理。同时,执行时须符合法律规定。

    浏览量:1103 2024-06-08
  • 遭遇恶意欠薪,员工该怎么办

    钟玉琳律师

    一,是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二,是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来解决;三,是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来解决;四,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是求助社会、媒体的力量。

    播放量:1476 2022-06-07
  •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调解

    钟玉琳律师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

    播放量:1350 2022-06-07
  • 劳动争议向法院起诉前提条件是什么

    钟玉琳律师

    当事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播放量:831 2022-06-07
  • 公司强制给孕妇调岗有权拒绝吗

    1048人阅读

    孕妇有权拒绝公司强制的岗位调离。公司未经协商不得擅自变更劳动者岗位,岗位变动需具备合法依据。若无法达成共识,孕妇可留在原岗位,并可要求公司承担相应责任。若选择离职,孕妇有权获得经济补偿。

  • 公司领导直接炒掉老员工吗

    1725人阅读

    企业管理者在解雇员工方面并无随意权力,若违反法律规定强行解约,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对于非过错性离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但若是用人单位过失导致员工被辞退,则无需承担经济补偿责任。因此,企业在处理员工离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 公司有权罚款吗

    1916人阅读

    公司无权对员工进行罚款,仅行政执法机构如公安机关等有权依法对违法行为处以罚款。但公司有权制定和执行内部规章制度,对于违反规定或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员工,可采取制裁措施,如要求支付赔偿金,但需确保员工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公司调岗违法吗

    1915人阅读

    公司调岗是否违法取决于具体情况。若未与员工充分沟通并违反劳动法规定,则违法。合法调岗需员工同意,或满足特定条件,如业务需要、职能相关、无不当处罚等。员工不胜任工作也可调整,但需提供证明。应遵守规章制度,避免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