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保障精选解答 > 女职工生育享受多少天产假

女职工生育享受多少天产假

时间:2024.03.02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保障 阅读:1235人
律师解析:
女员工在生育过程中享有长达98天的法定产假,在此期间,有权提前申请并获得15天的产前假期;如果遇到难产情况,将为额外安排15天的产期。对于生育多胞胎的女员工来说,每多生育一名婴儿,都能将会享受到相应增加的15天产假。如若女员工在怀孕尚未满四个月时不得不进行流产手术,将为提供15天的产假;而当的怀孕超过四个月需要进行流产手术,也将会为提供长达42天的产假照顾。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
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普通退休年龄:对于男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60岁;对于女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50岁。这适用于大多数工种。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对于从事特殊工种(如高温、有毒有害、井......

请假工资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里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扣除:1、病假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2、事......

普通退休年龄:对于男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60岁;对于女性下岗职工,退休年龄通常为50岁。这适用于大多数工种。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对于从事特殊工种(如高温、有毒有害、井......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女职工哺乳期不上班算旷工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中国法定产假为98天,从孕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月半。晚婚晚育者可延长至四个月。职场女性有权利享受此福利,期间工资待遇不变,雇主禁止辞退或解雇。

    浏览量:1491 2024-06-10
  • 产假期间还有年终奖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女职员依法享有产假期间的年度奖,若被扣发,属非法扣除工资。年度奖是薪酬福利的一部分,产假期间视为提供服务。休产假员工有权向劳动监督部门举报,因为未按约定支付构成工资剥夺和违法扣除。

    浏览量:1035 2024-06-10
  • 请病假未获批准直接休息是否可行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雇员在满足条件之后有权享有病假待遇,但是需要管理层批准。如遇特殊情况,未能获准休假者,可考虑向所属地区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合法投诉。员工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权。

    浏览量:819 2024-06-10
  • 单位安排高温室外加班是合法吗

    钟玉琳律师

    单位安排高温天气在室外加班是不合法的。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如果室外气温达到35-37摄氏度的,是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的,所以高温天气在室外劳动加班是不合法的。

    播放量:944 2022-06-07
  • 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法人负什么责任

    刘婉芬律师

    民事责任:承担支付员工工资的责任;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刑事责任:情况严重的会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播放量:687 2022-06-07
  • 年假怎么算天数

    1401人阅读

    年假是公司给员工的福利,计算方法因公司政策而异。通常,工作满一年后员工有权申请年假,每年累积一定天数。申请前需向上级或人力资源部门汇报并填写申请表单。年假可分次或连续使用,但不包括周六、周日和国家法定节假日。未用完的年假部分公司可累积到翌年使用,但有限制。请合理安排年假,充分利用福利。

  • 灵活就业男的多大年龄可以退休吗

    1307人阅读

    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0岁。指新型劳动市场环境下,灵活形态的劳动者,如个体经营者、短期或临时就业者、多兼职从业者等。退休年龄制定复杂,与传统大型雇主员工有明显区别。

  • 新劳动法年休假规定是什么

    1035人阅读

    胜诉后,对方若未在法律期限内履行法院判决,请立即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依法详查被执行人资产,如房产、汽车、有价证券和现金。若无可供执行财产且被执行人拒绝履行判决,将面临不良后果,如逾期记录、消费和出行限制,甚至司法拘留。恶意拒付可能构成犯罪。

  • 公司不批产假如何处理

    1078人阅读

    若贵司未批产假,涉及劳动纠纷。建议先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若无果或和解协议未履行,可寻求调解组织协助。调解不成,可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仲裁无果,可诉诸法院。请依法维权,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