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公司债务 > 如何认定企业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如何认定企业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1 · 7558人看过
导读:1、具备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上均无效。
如何认定企业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一、如何认定企业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企业借款对象的不同,企业借款合同是否有效如何要做具体的分析,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由于违反《贷款通则》规定而无效,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一般是有效的,除非违反《合同法》的效力规定。

(一)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

1、企业向具有贷款主体资格的的金融机构的合法借贷行为有效。这种情况是指正常的工商业企业为了自身的业务发展而向银行贷款的行为,银行本身是从事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企业的借款合同当然应当受到保护。

2、企业向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的金融机构的借款合同无效。银行的内部机构和一些行政事务机构只有吸收储蓄的只能,不能进行对外借贷。

(二)企业向其他非金融机构借款:

1、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行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的规定,非金融机构不能从事资金借贷业务,尽管学术界对此有争议,但是学理解释毕竟还是属于无权解释,在司法实践的认定中应当以相关机关的规定为准。

2、企业向个人借款行为。为了实现有效的金融管控措施,企业的工商借贷一般只能由具有合法资质的金融机构提供,自然人之间的借贷行为在《合同法》出台前受到承认,但是企业向个人的借贷行为一般会被认定为无效,情况严重的可能会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二、企业借款合同是否有效怎么认定

借款合同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借贷关系是否受到人民法院的保护。因此在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时,应该认真审查借款合同的效力

1、进行非法活动的借款合同无效。《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货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1条规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

2、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一方以欺许、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无效”。

3、企业之间的借贷合同无效。《合同法》之所以在规定两大类借款合同纠纷中没有将企业间的借贷纳入,其主要原因是该种借货关系不受法律保护,不是我国法律所认可的合法合同。因为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经济秩序和金融秩序。只有金融机构有权经营借贷业务,如果任何企业都可以经营金融业务从事借贷我国的金融秩序就乱了,那就不需要金融机构的存在了。

4、不具备借贷主体资格的金融机构从事借贷业务的借款合同无效。在金融机构内部也有明确的分工,可以从事借贷业务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机构。其他内设机构和下属部门只有一些行政事务或吸收存款的业务,绝对没有对外进行借贷的业务。这些部门如果因为手中掌握一些资金,为了得到利息,而进行借贷,其签订的合同也是无效的。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非金融机构的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无效,签订此类借款合同的法律后果是本金返还,利息国家没收收缴;企业和个人、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但利息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四倍。以上就是对认定企业借款合同法律效力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更多#公司债务相关

  • 21次阅读
  • 旅游合同不缴纳印花税。作为纳税凭证的有:1、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2、产权转移书据;3、营业账簿;4、权利、许可证照;5、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2024-03-03 960次阅读
  • 2023.03.01 7162次阅读
  • 76次阅读
  • 借款合同效力的认定如下:依法成立、以书面形式签订、主体合格的借款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存在欺诈、胁迫、借贷双方串通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情况的借款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企业之间订立的债权债务合同符合下列条件就有效:1、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4-02-22 873次阅读
  • 2023.05.29 1716次阅读
  • 426次阅读
  • 企业间借款合同只要是各企业间自愿签订的,且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况的就是有效的。如果存在以下情况的,则是无效的:一、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二、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三、借款行为违反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
    2024-03-02 1406次阅读
  • 2023.03.01 5420次阅读
  • 43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公司债务最新文章

遇到公司债务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