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个人债务精选解答 > 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怎么认定?

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怎么认定?

时间:2024.03.03 标签: 债权债务 个人债务 阅读:960人
律师解析:
借款合同效力的认定如下:依法成立、以书面形式签订、主体合格的借款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存在欺诈、胁迫、借贷双方串通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情况的借款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
企业之间订立的债权债务合同符合下列条件就有效:
1、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借款合同订立的程序有:
1、双方协商约定借款、还款、担保等相关事项;
2、根据协商内容拟定好合同条款;
3、查验相关证件材料;
4、当事人签字盖章。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欠条是证明欠款事实最直接的证据,如果没有欠条的话,当事人能够提供其他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证明欠款事实的存在也是可以的。1、留下你借给别人钱的证据。如:借款合同、补充协议、对账......

欠条是证明欠款事实最直接的证据,如果没有欠条的话,当事人能够提供其他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证明欠款事实的存在也是可以的。1、留下你借给别人钱的证据。如:借款合同、补充协议、对账......

欠条是证明欠款事实最直接的证据,如果没有欠条的话,当事人能够提供其他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证明欠款事实的存在也是可以的。1、留下你借给别人钱的证据。如:借款合同、补充协议、对账......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借钱不还如何起诉

    谢俊生律师

    1、撰写民事诉讼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法院递交,当事人不知道怎么做的,可以委托律师进行操作。2、法院会进行审查是否立案,案件受理后,法院会给一份缴费通知书,按照指示向指定银行缴纳诉讼费用。3、等待法院通知开庭。4、按照传票指示的时间、地点出庭参加诉讼。5、庭审结束后等待判决结果。

    播放量:1291 2022-06-23
  • 如何确保补写的借条具有法律效力

    敬雯婧律师

    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第一,债务人和债权人双方身份信息;第二,债务人借款的数额,用途以及实际给付时间(如有转款依据等可附在后面);第三,是否约定利息及是否给付利息;第四,是否约定明确的还款日期等。

    播放量:645 2022-06-08
  • 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的条件都有哪些

    敬雯婧律师

    诉前:1需要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必须具有给付内容,由利害关系人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等。诉中:需要对争议的财产采取诉讼中财产保全的案件必须是给付之诉等。

    播放量:704 2022-06-08
周伟义律师

上海正策(杭州)律师事务所

专业律师团队覆盖所有领域,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心,本着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办理案件,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高效的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多次得到当事人好评,专业擅长刑事辩护,交通事故、债权债务合同纠纷、婚姻家事、知识产权等民商事业务,从事法律工作以来,办理过多起民商事案件,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

咨询该律师
  • 给别人借了很多次钱,借条打了很多,借条能打到一起吗

    1484人阅读

    在多次借款情况下,若需整合借款凭证,需满足以下条件:原告和被告至少两方,诉讼标的物属性相同且符合法院合并审理标准,且各方同意。在满足这些法律条件下,可启动共同诉讼程序。

  • 借款逾期贷不了款怎么处理

    1976人阅读

    1.尝试寻找风控较宽松的网络借贷平台,确保自己有稳定还款能力和良好信用记录。2.提升个人资信条件,如改善信用记录,提高还款能力,以增加借款成功率。3.利用自有资产抵押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利率更优惠。4.向家人朋友求助,需真诚沟通借款用途和财务状况。

  • 被起诉人确实没钱偿还怎么办

    1893人阅读

    当面临无力支付债务的情况并被起诉时,应与债权人协商寻求分期付款或延期支付等解决方案。若协商无果,被告应积极应对诉讼,争取法庭支持分期付款或设定还款期限。若法庭未作出有利判决,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尽力偿还债务,避免进一步法律纠纷。

  • 民法典欠债人死亡怎么办

    1691人阅读

    被继承人去世留下财产时,应优先偿付债权。对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法定继承人,需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给予适当遗产份额。继承人按遗产实际价值承担前代税负和债务,超出部分可自行选择偿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