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如何认定抽逃资金行为

如何认定抽逃资金行为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19 · 2706人看过
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如何认定抽逃资金行为问题带来帮助。
如何认定抽逃资金行为

将抽逃资金行为认定为抽逃资金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公司资本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

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单位实施的挪用国家特定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在国家机关等单位支配、管理特定款物的主管人员等直接责任人员;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如何认定抽逃资金行为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还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以在线为您解答。

网站地图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 301次阅读
  • 抽逃资金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抽逃资金必须是投资者所为; 2、必须是投资者侵占了被投资企业的财产; 3、投资者侵占被投资企业的资产是偷偷进行的,不被人所知,比如:未进行恰当的帐务处理; 4、投资者侵占企业财产的目的是逃避对企业债务的担保责任; 5、由于投资者的行为,被投资企业的债权人利益受损(其债权被担保程度降低)而无法得知。
    2024-02-19 1114次阅读
  • 2023.04.16 1396次阅读
  • 301次阅读
  • 将抽逃资金行为认定为抽逃资金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公司资本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2024-02-23 1181次阅读
  • 2023.03.09 3215次阅读
  • 454次阅读
  • 抽逃出资的行为包括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2024-02-23 1064次阅读
  • 2023.03.07 1567次阅读
  • 43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