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证据调查精选解答 > 什么证据可以认定侵占罪

什么证据可以认定侵占罪

时间:2024.05.22 标签: 诉讼仲裁 证据调查 阅读:1313人
律师解析:
判断是否构成侵占罪所需的证据元素涵盖如下方面:
1.物质证据,如物件及其相关线索;
2.书面材料,包括证书、合同、文件以及其他形式的书面资料;
3.证人的言语辩解,以及对其证词的核查与确认;
4.受害者的陈述,包括他们所经历的事件及感受;
5.犯罪嫌疑人或被告的供述和辩护,以及对这些供述的审查与评估;
6.鉴定机构出具的专业意见,如法医鉴定、指纹分析等;
7.检查、识别、调查实验等过程中的记录,以及对这些记录的核实与验证;
8.视听数据,如录音录像、照片等,以及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9.电子数据,如计算机程序、网络信息等,以及对这些数据的提取、分析与解读。所有证据都需经过严格的核实与查验,方能作为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付给自己保管的财产、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有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归还的行为,便构成了侵占罪。因此,对于侵占罪的证据收集工作,便是为了证明该罪行的存在。证据可以是人证、物证、视听资料等多种形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直接证据一般有当事人的陈述;以及还有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证据;在特定的情况之下,是能够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

物证和书证在形式上都是表现为物体,但在本质上确有很大的区别: 1、书证是记载或反映行为和思想上的物体,而对于物证是根据其外部的特证、大小还有规格来确定,物证不具有思想内容......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处理: 1、确认信息泄露的情况; 2、修改密码和账户设置; 3、保留所有关于信息泄露的证据; 4、联系相关机构; 5、立......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侵权纠纷中,截图能否作为有效的证据使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数据作为法律证据需确凿来源,需第三方提供强有力证据。调查员在取证时,优先寻求原始载体,如遇困难可接受复制件,但需详细记录调查过程,注明素材来源和制作情况,以备核查。

    浏览量:1357 2024-06-15
  •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定罪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程序倚重确凿证据:证据是确定案件事实的关键,包括证人证词、实物或电子证据。侦查和审判阶段需构建坚实的证据链,缺乏实质性证据将导致无法定罪。

    浏览量:1174 2024-06-15
  • 本证与反证在法律上有哪些差异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本证与反证在民事诉讼中的关键区别在于:本证(证明责任方)需提供证据证实主张,具有举证责任;反证(反驳方)则无需主动举证,可通过反驳对方证据削弱其说服力。本证旨在确证事实,反证质疑。前者需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后者虽非强制但可增强法官对事实的质疑。本证需强力证明,而反证只需影响判断。举证责任不同,证明力要求各异。

    浏览量:846 2024-06-14
  • 人民法院调取证据的范围是什么

    2007人阅读

    人民法院调取证据的范围包括:对可能破坏生态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权益等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能损害国家整体或公众普遍利益的事件或行为;涉及身份关系认定的特定案件;以及诉讼当事人怀疑对方恶意串通时,法庭有权调取审查证据。

  • 一审二审未采纳证据再审算新证据吗

    1132人阅读

    案件审判后,若当事人不满裁决且无新证据,再审申请未必有利。我们将为您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及常见做法,再审中再提不算新证据,因其非新发现或产生。

  • 录口供时候本人可以录音违法吗

    1899人阅读

    一般来说,录音行为并不违法,但需注意,除非得到公安部门许可,否则不得私自录像或录音。合法获取的录音资料可以使用,但如果采用非法手段,如偷录或篡改音频视频信息,则构成犯罪行为。因此,在进行录音时,务必确保行为合法合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免触犯法律。

  • 向法院提交通话录音刻录光盘应该交几份

    1711人阅读

    民事诉讼立案时,原告需提交四份文件,一份交法院,三份寄被告。被告为个体,原告需递交两份诉状及证据副本,一份法院留存,一份交被告查阅。上诉应提交完备的上诉状,包括各方身份信息、原审法院名称、案件编号与案由、具体主张与诉求及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