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争议精选解答 > 正常离职没有结工资怎么办

正常离职没有结工资怎么办

时间:2024.05.20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 阅读:1471人
律师解析:
若贵企业未支付员工薪资,员工可采取以下途径进行投诉:
首先,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区的劳动部门投诉;
其次,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投诉。在此期间,员工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确实存在着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如工资说明书、考勤记录以及在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等;
第二,确认为劳动关系之后,对用人单位未按时发放工资的违法行为,员工可与企业老板协商解决,请求用人单位补充发放所欠款项;
第三,若协商不能达成共识,需携带详细资料前往劳动部门投诉或直接至用人单位地处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最后,若是拖欠工资数额较大,员工也可委托律师向法院上诉,采用法律手段追讨被拖欠的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是否合法,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公司与员工协商一致,或者员工存在符合公司规章制度规定的降职降薪条件的,就不违法。除了以下几种情形外,单位不具备单方调岗降薪的权利:1、员工不......

如果上诉期限恰好赶上春节等法定节假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上诉期限会进行顺延。具体来说,如果上诉期限的最后一天是节假......

试用期内辞退员工的赔偿标准如下:过失性辞退: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赔偿金。其他过失性辞退的情形包括严重违反用人单......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公司不付拆迁补偿款应如何应对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企业搬迁需尊重员工合同约定,如环境巨变可协商调整;政府征收非国资产须基于公共利益,公平补偿,仅在公益需求、充足赔偿后依法解除土地使用权。征地拆迁管理严格遵守公示、调研、听证等程序,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协议拆迁或司法强拆后终止。

    浏览量:1242 2024-06-13
  • 工资被拖欠了应该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建议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保护权益,遇欠薪可向劳动执法部门举报或通过仲裁、诉讼维权,免费申请减免费用。国家政策支持打击企业恶意欠薪行为,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权益,确保工资及时发放。

    浏览量:1177 2024-06-13
  • 雇人干活出意外雇主有责任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提供劳务过程中的伤害,通常由接受劳务方担责。但若提供方被故意或重大过失伤害,追偿时提供方需赔偿。提供劳务者自身损害,按事故原因各自负责。期间第三方造成损害,提供劳务者可向第三人索赔,接受方也可能给予补偿。接受方补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浏览量:1152 2024-06-13
  • 遭遇恶意欠薪,员工该怎么办

    钟玉琳律师

    一,是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二,是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来解决;三,是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来解决;四,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是求助社会、媒体的力量。

    播放量:1476 2022-06-07
  •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调解

    钟玉琳律师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

    播放量:1350 2022-06-07
  • 劳动争议向法院起诉前提条件是什么

    钟玉琳律师

    当事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播放量:831 2022-06-07
  • 员工泄密怎样处理好

    1589人阅读

    在商业环境中,员工泄露公司机密若构成民事纠纷,公司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如泄露行为严重至违反商业秘密法,公司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涉及刑事追究的特定情节包括:损失金额或非法获利超过50万元、导致公司破产或造成其他重大损失。

  • 员工犯错导致公司损失需要赔偿吗

    1241人阅读

    员工操作失误导致企业损失,需根据具体情况定责。如蓄意或重大过失,应赔偿部分或全部损失,具体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劳动合同可约定赔偿请求,金额可从工资中扣除。一般过失则无需赔偿。员工离职未提前30天通知,按法律规定应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工资支付按约定执行。

  • 员工拒绝待岗通知书有影响吗

    1176人阅读

    员工若拒绝待岗通知并提出终止合约,有权获得赔偿金。工作满一年者得一个月薪资补偿,满六个月不满一年者按一年计,不满六个月者得半个月薪资补偿。赔偿金政策确保员工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 员工恶意举报公司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1848人阅读

    员工恶意举报公司,即使未犯罪,也需承担财产损失赔偿责任。若构成犯罪,将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需缴纳罚金。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受法律追究时,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关系。恶意消费者损害企业形象,企业应提出赔偿请求。若涉及恶意损害声誉和重大经济损失,需通过法律手段追究责任,如“诽谤商业信誉罪”。企业应报案并由法院公正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