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名誉毁谤精选解答 > 女生没有诽谤罪会怎么样

女生没有诽谤罪会怎么样

时间:2024.05.19 标签: 损害赔偿 名誉毁谤 阅读:1109人
律师解析:
若诽谤行为无法构成诽谤罪的条件,则该行为无法受到刑事惩罚。
然而,诽谤他人的本身也构成了对于对方名誉权的侵害,根据中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此类行为可能面临治安处罚。具体而言:
1.公然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可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为严重者,可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时可附加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
2.诽谤,即指蓄意编造及传播虚假不实的陈述,足以降低他人的人格尊严,损害其声誉的不良行径。
3.倘若诽谤行为给他人带来严重后果,将有可能触犯诽谤罪。此时,需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辱骂他人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是诽谤他人严重行为的,损害他人的名誉,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会受到处三年以......

名誉权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声誉、名誉、人格尊严的权利。它包括了个人的社会形象、信誉度、名声等方面的权利。 荣誉权则是指一个人享有的保护自己荣誉、声望、地位等方面的权利......

口头侮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如果某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口头侮辱,如果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严重损害了......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喊别人老婆是不是猥亵罪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大多数情况下,仅称呼某人为“妻子”并不构成猥亵罪,因为猥亵罪要求存在不当的身体接触或明显的性意图。单纯的口头称呼通常不会构成犯罪,除非其极端恶劣并对受害者造成严重心理伤害。尽管如此,此类行为可能触及侮辱、诽谤或名誉权侵犯的法律问题,需依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评估。

    浏览量:1366 2024-06-02
  • 五一传播不实的谣言构成诽谤罪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故意制造并在任何时刻,包括五一劳动节期间,通过各种媒介散播不实信息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均构成诽谤罪。这不仅限于书面形式,也包含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播途径。简言之,编造和传播虚假谣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违法行为,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浏览量:966 2024-06-02
  • 诽谤罪怎样认定为刑事案件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我国刑法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构成犯罪需满足以下条件:行为人故意为之,造成他人名誉受损,且社会影响恶劣。公安机关在确认社会危害性后,将依法进行立案侦查。整个刑事追责流程包括报案、立案、侦查、起诉至法院审理,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浏览量:1037 2024-06-02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侮辱别人犯法吗

    1428人阅读

    侮辱他人是违法行为,在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的情况下,使用暴力或其他不当方式公开侮辱或恶意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处罚。

  • 名誉侵权胜诉可以要求对方支付律师费吗

    1564人阅读

    名誉权受侵害的受害者有权要求侵权方赔偿律师费。受害者可委托专业律师代理,依据案件复杂性和律师工作压力等因素确定律师费。胜诉后,法院通常会判决侵权方承担受害者的部分或全部律师费。

  • 微信群里谩骂别人构成犯罪吗

    1064人阅读

    在微信群里恶意谩骂他人,若情节严重,可能构成违法行为,甚至涉及侮辱罪。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在公共场合或网络平台使用恶意言语伤害他人,造成恶劣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这种侮辱行为损害他人名誉,应判定为侵犯公民名誉权,需承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对于未构成犯罪的公然侮辱行为,可处拘留、罚款或警告等治安处罚。

  • 侮辱他人的未成年怎么了判

    1744人阅读

    对于未满16岁的青少年侮辱或诽谤他人,虽不构成刑事责任,但其监护人需引导教育。16至18岁未成年人若情节严重,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对未达犯罪程度的辱骂,未满16岁者侵犯名誉权,需监护人引导;16至18岁者首次可免责,再犯则按规处罚,但可减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