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证据调查精选解答 > 律师如何调取商业保险证据

律师如何调取商业保险证据

时间:2024.05.09 标签: 诉讼仲裁 证据调查 阅读:815人
律师解析:
针对保险诈骗案件展开深入侦查,在搜集证供时需主次分明地着重关注以下几点:首先要仔细剖析投保人在投保过程中的动机原由;其次是将案发当日的具体情形、申请理赔的相关时间节点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有机地串联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则是将现场勘验所获取的痕迹物证与相关证据进行深度整合,以期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直接证据一般有当事人的陈述;以及还有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证据;在特定的情况之下,是能够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

物证和书证在形式上都是表现为物体,但在本质上确有很大的区别: 1、书证是记载或反映行为和思想上的物体,而对于物证是根据其外部的特证、大小还有规格来确定,物证不具有思想内容......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处理: 1、确认信息泄露的情况; 2、修改密码和账户设置; 3、保留所有关于信息泄露的证据; 4、联系相关机构; 5、立......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非法拘禁罪家人可以作证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家属可作为证人,提供证词以供参考。根据现行法律,任何了解案情的人均负有作证责任,不受与被告关系影响。虽亲属关系不限制证人资格,但法院在评估证人证言时,会充分考虑其可信度与客观性。因此,家属证词同样重要,但需经法院审慎评估。

    浏览量:1354 2024-05-30
  • 侵占罪要哪些证据材料才能立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侵占罪立案需准备:所有权证明如发票、合同;侵权证据如证人证言、监控录像;掌控证据如转账记录、消费凭证;损失估价报告。同时,提供双方关系及背景证据,以全面评估案件。

    浏览量:1268 2024-05-30
  • 强奸罪家属能提供证据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中国刑事诉讼中,家庭成员虽不能直接提供证据,但可协助警方和检察机关搜集。证据须由合规侦查机关依法获取。家属线索助调查,但证据须经法律程序核实。如目击证词、实物证据,均须遵循法定程序。

    浏览量:1084 2024-05-29
法律咨询顾问律师

律图

  • 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377人阅读

    1.撤销移动端银行业务,需下载银行APP,用银行卡账号和柜台密码登录,进入“安全中心”,点击“快捷支付方式设置”进行个性化设置。其他安全功能也一应俱全。2.撤销柜面服务,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亲自前往发卡银行柜台办理,经核实身份后,工作人员将为您注销银行卡的代扣功能。

  • 不起诉后发现新证据新事实如何处理

    1209人阅读

    检察院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不起诉后,若发现新证据足以支撑公诉,应评估其效力。若新证据有效,应撤销原不起诉决定,重新审查案件档案,必要时补充侦查。之后向检察委员会汇报并决定是否受理。为保障受害者权益,应设定合理时限提起公诉。所有步骤需遵循法律法规,确保公平合法。

  • 派出所让配合调查如果不去会怎么样

    1540人阅读

    派出所要求某人协助调查,若其拒绝,派出所可依法选择通过《传唤通知书》或《拘传证》传唤,最长持续12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24小时。侦查人员执行公务时可现场或赴证人处问询,需出示证件或相关证明文件。鉴于证人保护制度尚待完善,执法部门应强化法律宣传,做好证人思想工作。

  • 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的区别

    1927人阅读

    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有五方面:条件、后果、主体、转移性和目的。证明责任普遍适用,举证责任仅适用于事实不明案件。举证不力则败诉。证明责任涉及双方当事人,举证责任则由一方承担。证明责任可转移,但举证责任固定,转移会违反法律稳定性。最终,证明责任旨在查清事实,举证责任则通过分配败诉后果体现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