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司法文书精选解答 > 民法典对网络借贷如何界定

民法典对网络借贷如何界定

时间:2024.02.25 标签: 诉讼仲裁 司法文书 阅读:1181人
律师解析: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具备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所以网络贷款是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标题:《产假请假假申请》居中,表明此文是用于产假请假。2、称呼:这个地方是公司领导、相关负责人等。3、正文:请假理由。4、署名:写在正文下右下方第三行处,名字前面可加......

规范借条的格式:为了更好地证明借款合同关系的存在,借条中理应有下列事项:“借条”名称、借款人名称、出借人名称、借款事由、借款金额、借款期限、还款日期、利息、借款日期、借款......

1、生效的调解书确定了当事人间民事法律关系的效力;2、结束诉讼的效力,一审的调解协议或调解书发生效力后,当事人不得上诉;3、强制执行的效力。当负有履行调解书义务的一方当事......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个体户是否具备法人资格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个体户因其无法人身份,被视为非法人实体。法人则拥有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可独立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在中国法律体系中,个体工商户是个独特民事主体,司法实践中被视为自然人的特殊形式,不等同于其他法定组织。

    浏览量:1467 2024-06-13
  • 虚假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何认定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我国法律强调民事行为须以真实意思表示有效。行为效力需满足三个条件:行为人需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及社会公共利益道德底线。虚假表示导致行为无效。

    浏览量:1016 2024-06-13
  • 同一律所的律师能否代理同一案件的原被告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中国律所禁止为同一案原被告双方代理,依据《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虽非硬性法律,但全国律师协会制定,强调行业道德。若事务所违规但遵循职业操守,法院不会因此否定当事人辩护权。

    浏览量:1001 2024-06-12
黄嘉律师

浙江融哲律师事务所

浙江融哲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律事业部主任,浙江省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文化馆法律顾问,曾就职于两家世界500强总部法务部。 从事律师行业多年,带领团队办理了大量案件,在合同纠纷、刑事辩护、企业法律顾问、房产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 了解各类企业法律需求,担任数家企业法律顾问,且针对法律顾问发表多篇论文,获得浙江省律协及浙江省法学会颁发的荣誉证书。 可调动百名律师团队的律所资源(杭州下城区最大律所),团队律师多次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

立即咨询
  • 如何依法履行民法典规定的民事义务

    1491人阅读

    中国公民应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积极参与倡导行为,严禁违法行为。正确行使权利,扎实履行义务,才能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优秀公民,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发展。

  • 民事诉讼一定要写答辩状吗

    1178人阅读

    试用期内,雇主应支付不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薪资,但不得低于劳务合同约定的正式录用后相同职位最低档薪资或企业内同职位平均薪资的80%。工资应以国家规范化货币结算,禁止实物、特定物品或有价证券等代替。员工可授权亲属或他人代领薪资。其他相关条款亦需遵守。

  • 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218人阅读

    民事诉讼中,原告资格认定主要依据其与案件的直接利益相关性。原告是与被告相对应的概念,属于当事人范畴,指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个体身份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并启动诉讼流程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 民法典合理催告是几天

    1759人阅读

    在催告后,合理的期限会因案件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我国法律并未设定统一标准。当事人有权要求被代理人在接到通知后一个月内作出追认决定。若被代理人在此期间未作出任何表示,则视为明确拒绝追认。因此,在处理此类情况时,应充分了解案件背景及法律规定,以确保权益得到妥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