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认定 > 劳动合同认定无效后工伤怎么处理

劳动合同认定无效后工伤怎么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6.29 · 1530人看过
导读:即便劳动合同被判定无效,不影响工伤认定与赔偿。有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因工受伤,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单位未申请,职工或亲属可自行申请。社保部门受理后进行调查并作决定,认定为工伤,合同无效单位也担责。缴纳保险部分费用由基金支付,未缴纳则单位承担所有费用如医疗费、康复费等。
劳动合同认定无效后工伤怎么处理

一、劳动合同认定无效后工伤怎么处理

即便劳动合同被判定无效,也不影响工伤认定赔偿。只要有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因工作受伤,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单位没申请,职工或亲属也能在相应时间自行申请。

社保部门受理后,会展开调查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若认定为工伤,即便合同无效,单位也要担责。缴纳工伤保险的,部分费用由基金支付;没缴纳的,所有费用都由单位承担,像医疗费、康复费等都要支付。

二、劳动合同认定无效后能获工伤赔偿吗

劳动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劳动者仍可能获得工伤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即使劳动合同无效,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且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就可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主要考量是否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等因素。

若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可享受相应工伤待遇。用人单位需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这是基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原则,防止用人单位借劳动合同无效逃避工伤赔偿责任。例如,即使劳动合同无效,但员工在工作中因工受伤,单位仍需承担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赔偿责任,以确保劳动者能得到应有的救治和补偿,维护其基本生存权益。

三、劳动合同无效还能要求工伤认定吗

劳动合同无效并不影响工伤认定。根据法律规定,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且劳动者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等符合工伤认定情形的,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即使劳动合同被认定无效,劳动行政部门依然会根据双方实际的用工情况等进行工伤认定审查。比如,会审查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因素,判断是否符合工伤构成要件。若认定为工伤,劳动者仍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需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相应费用则由用人单位负担。

即便劳动合同被判定无效,也不影响工伤认定与赔偿。这一规定切实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情况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如果单位对工伤认定结果有异议,应该通过怎样的合法途径进行申诉呢?又或者,职工在康复过程中,发现一些新出现的与工伤相关的费用,单位是否应该承担呢?如果您对这些围绕“即便劳动合同被判定无效,也不影响工伤认定与赔偿”的相关问题还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得专业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读。

网站地图
更多

工伤认定最新文章

遇到工伤认定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