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可以约定劳动者合同违约金吗?

用人单位可以约定劳动者合同违约金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6 · 2144人看过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用人单位可以约定劳动者合同违约金吗?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用人单位可以约定劳动者合同违约金吗?

一、用人单位可以约定老宗这合同违约金吗?

除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这两种情形以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违约金的约定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属无效条款: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

(2)现实中很少有用人单位承担违约金的约定,只约定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显失公平;

(3)劳动者具有劳动自由的权利,任何单位、个人都无权强迫劳动者劳动。

二、违约金如何约定才是有效的?

首先,合同中应该明确约定违约行为导致的实际损失的范围和数量;其次,确保约定违约金不会明显超过上述实际损失的30%/;最后,应当对违约金条款作出特别说明。

民法典》第533条第二款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或减少违约金。

(一)合同中应该明确约定违约行为导致的实际损失的范围和数量。

既然上述司法解释规定了人民法院调整违约金的基数是违约相对方的实际损失,那么,我们要稳定违约金,首先就要应确定实际损失的范围和数量。

很多情况下,实际损失是难以计算和确定的,比如:违约行为导致相对方花费的时间、精力,机会成本等等,是无法简单用金钱来衡量的。既然实际损失的范围和数量往往是难以确定的,那么我们就更应该事先约定明确,以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当事人的实际损失范围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合同正常履行情况下的预期利益、因违约而造成当事人的时间损失、精神焦虑损失、律师费用损失以及其他机会损失等。损失范围明确后,当事人可以就有关损失的具体数量、标准作进一步的约定。

概言之,双方当事人应该对违约实际损失的范围和数量(标准)予以明确,使之成为没有争议的合同内容。

(二)确保约定违约金不会明显超过上述实际损失的30%。

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违约金明显超过实际损失的30%的,视为“过分高于造成的实际损失”,于是人民法院可以适当减少。

所以,自己可以对照上述实际损失,衡量一下,以确保约定违约金不会明显超过上述实际损失的30%。从这个角度讲,约定过高的违约金反而是不利的,大多数情况下是会被法院调整、减少的。

(三)对违约金条款作出特别说明。

合同中应增加以下4条特别条款,进一步强化违约金条款的稳定性:

1)确认有关违约实际损失的范围和标准,以及有关违约金的标准,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充分协商、考虑的,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设立有关的违约金即可以促使一方当事人积极严格履约,又可以保障使另一方得到充分的救济,完全符合公平原则以及适当惩罚原则。

2)确认违约金具有一定的惩罚功能,但没有明显高于可预见的实际损失的30%,不存在本合同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情形。

3)直接确认在订立合同时,双方一致确认在没有发生可以导致合同情势变更的重大事由情况下,违约方在合同生效之后又主张,是一种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4)无条件明确放弃关于调整减少违约金的权利。

有效违约金的约定必须是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30%,同时还要约定出实际损失的范围和数量。用人单位只能规定竞业限制和培训服务这两种违约金,其他的都不可以。违约金可以督促当事人双方履行合同。

希望通过上面文章中的法律知识,应该已经帮助您解决用人单位可以约定劳动者合同违约金吗?相关的法律问题了。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就能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我们还整理了很多其他法律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