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关系精选解答 > 拖欠工资到劳动监管局投诉需要本人吗

拖欠工资到劳动监管局投诉需要本人吗

时间:2024.02.20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关系 阅读:963人
律师解答:
不需要。
律师解析:
拖欠工资到劳动监管局投诉可以是本人去,也可以委托律师去投诉。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在劳动合同中,只有以下情况才可以约定违约金:1、在培训服务期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2、在竞业限制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员工非工作受伤,但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可以要求工伤赔偿。《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动关系成立需要满足哪些要件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关系的确立需满足法律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须依法制定并实施劳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进行有效管理;劳动者的劳动须融入单位运营或生产活动中,形成必要连接。

    浏览量:1303 2024-06-18
  • 仲裁劳动关系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关键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存记录、工作证或服务证、招工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及事实真相的证人证言,用于证明劳动关系、薪酬和社会保险状况。

    浏览量:1107 2024-06-18
  • 未签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是否违法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资关系需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在入职后一月内,若双方未达成协议,员工可离职无需提前通知;若超期,单位在书面通知后可终止关系,无需赔偿,但需支付相应工作期间薪酬。

    浏览量:1054 2024-06-18
  • 员工辞职,要通知用人单位吗

    钟玉琳律师

    员工辞职,是通知用人单位,而不是向用人单位“申请”辞职。所以,凡是员工辞职的,只要履行了提前预告义务,预告期满后,除双方协商一致外,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强行留下员工继续工作。同时,在预告期内,双方都有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任何一方在未得到对方同意的情况下都不得提前或延后解除劳动合同。

    播放量:1419 2022-06-07
  •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有哪些

    钟玉琳律师

    用人单位必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前提:首先,是发生在工作期间;其次,是对象只能是职工。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3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规定。

    播放量:1061 2022-06-07
  • 劳动仲裁中要如何证明劳动关系

    钟玉琳律师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播放量:1441 2022-06-07
朱云律师

湖北振同律师事务所

朱云,现任湖北振同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武汉市律师协议员,湖北省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专业方向:民商事诉讼(买卖合同纠纷、债权债务纠纷、投资返还纠纷)、婚姻继承、劳动争议、企业法律顾问。 目前合作多家大中型企业法律顾问。 先后办理民商事诉讼案件几百起,获得客户高度好评与信赖! 熟悉司法机关办案流程,案情研判、证据分析经验丰富,庭审反应迅速,多年执业经验练就了扎实的辩论功底,勤勉敬业,以客户合法利益最大化为己任,坚守公平正义之底线。 部分代表性案件: 【民间借贷类案例】 1、71万民间借贷合同纠纷:我方当事人出借大额现金,无转账记录,现借款人对借款事实予以否认并主张借款合同系胁迫情况下完成,并无转款事实。我方搜集多方证据、还原案件事实,根据民事诉讼证据高度盖然性的认定标准,法庭对本案的借款合同事实予以确认,最后支持我方全部诉请。 2、650万民间借贷合同纠纷:欠款人已经失信限高,通过律师调查,查询到他隐形财产线索,后通过以物抵债方式获得部分清偿。 3、175.5万民间借贷合同纠纷:二审争议焦点在于:①.本案借贷合同纠纷是否超过诉讼时效;②.一审判决认定的欠款本金、利息计算标准是否准确。经我方律师团队不懈努力,认定“许**要求彭XX返还本金200万元的诉请,应按实际欠付本金XXX元予以部分支持;其诉请的利息起算点和计算标准,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依法予以支持”。判决:  一、撤销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2021)鄂9004民初427号民事判决;二、彭XX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许**返还借款本金XXX元,支付截至2017年3月15日欠付的利息182755元及逾期还款利息(以XXX元为基数,从2017年10月1日起至清偿之日止按年利率15.4%计算);三、驳回许**的其他诉讼请求。 4、120万名为投资实为借贷合同纠纷案:代理人查阅投资合同,发现该案件属于名为投资实为借贷的案件,后通过申请调查令,查询到资金被公司实际控制人夫妻二人转移到个人名下,后追加实际控制人为共同被告,并查封实际控制人房产,一审二审最后判决公司与实际控制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判决生效后,实际控制人履行还款义务。 【保险合同纠纷类案例】 1、136万保险合同纠纷:本案争议焦点“吊臂弯折是否属于理赔范围以及一审法院认定赔偿金额为XXX元是否适当”。我方围绕①XX公司主张向家盼没有追认代签名的意思表示故保险合同未生效;②XX公司主张其已对向家盼提示并说明吊臂的单独损失不负责赔偿;③XX公司主张涉案起重机违反操作规程起吊超重物品属于保险合同免责情形,进行质证与论证,充分向法庭发表我们代理意见、法律依据、同类判决,最终二审法庭驳回上诉方诉请,维持原判,为当事人争取136万保险赔偿。 2、罹患癌症,保险公司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投保时患有疾病为由拒赔,后通过诉讼判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 【合同纠纷类案例】 1、居间合同纠纷:标的100万,居间人促成工程交易,委托人以居间合同无效、居间人未实际履行居间服务,居间人与施工单位是合伙关系为由,拒不支付居间费,代理人通过一审二审,最后法院支持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2、买卖合同纠纷:标的1650,买方购买机械设备,预付一半货款,后因为生意失败,不想再添置设备,收货时以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收货,买方起诉生产厂家要求退款并承担违约金合计1900余万,卖家委托后,代理人随即提起反诉要求买方付款提货,并申请财产保全查封到400多万资金,后通过质量鉴定,最后买家败诉,法院判决买方付款提货。因买家已经无付款能力,后经执行和解,最后买家不仅未退回款项,也未提走货物,反而还损失400余万。 3、172万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争议的焦点在于:(一)XX*公司是否履行完毕供货义务;(二)喻XX在《对账函》上的签字是否构成表见代理。我方律师团队固定大量案件事实及法律依据,省高院最终驳回湖北XX公司的再审申请,为当事人追回全部货款及利息补偿。 4、玻璃幕墙供应及安装合同纠纷:标的240 余万,客户向项目供应幕墙,双方签订买卖合同,但是合同中有包安装的内容,合同约定管辖在甲方所在地(上海),项目在武汉,客户委托后,代理人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以专属管辖为由,在武汉起诉,最后通过查封建设单位的债权,帮助客户执行回款。 【其它胜诉案例】 1、合伙合同纠纷:原告在疫情前投资被告,支付投资款30万,占股1%,后因疫情被告严重亏损,原告起诉要求被告返还投资款,被告委托代理人后,代理人通过收集证据,证明原告参与公司分红及决策,且公司关停经过股东会决议,最后法院判决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2、继承纠纷:爷爷死亡后,未办理继承,父亲又死亡,爷爷生前留有医嘱,但是遗嘱内容表述不清晰,且有部分财产安排属于无权处理,最后孙子与奶奶发生继承纠纷。最后通过律师依法分析,双方达成调解。 3、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违法层层转包,转包人拒不支付工程款,最后以实际施工人身份起诉,最后获得工程款。

咨询该律师
  • 提交离职申请老板不批怎么办

    1702人阅读

    当员工提交辞职申请而上级未批准时,处理方式分两种:正式员工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即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单位同意;试用期员工提前3天提出离职申请,亦可解除劳动合同。这两种情况下,员工均可依法离职。

  • 工作失误造成公司损失5万怎么赔偿

    1769人阅读

    因工作失误,我给公司带来了5万元的经济损失。我深知自己有责任赔偿这笔损失。公司可以根据劳动合同和内部规定,以及我过失的严重性和实际损害程度,要求我赔偿。如果我的失误给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公司也有权解除我的劳动合同。我会尽力配合公司的处理决定,并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

  • 工作满一个月前一天被辞退怎么办

    1543人阅读

    劳动者即将工作满一个月时突然被辞退,应首先了解解雇原因。若因严重过失被解雇,通常无需经济补偿;若是其他原因,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甚至可能获得两倍赔偿。建议劳动者在遭遇此类情况时,及时咨询律师或向劳动仲裁机构求助,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 员工犯了错误怎么处理

    1769人阅读

    当员工出现严重违规、违法行为或被追究刑事责任时,用人单位有权依法解雇。制定规章制度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员工讨论,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确定。员工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被追究刑事责任、欺诈威胁签订合同、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影响工作、严重渎职或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均可解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