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争议精选解答 > 自动离职支付双倍工资合理吗

自动离职支付双倍工资合理吗

时间:2024.05.03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 阅读:1017人
律师解析:
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当雇员主动选择离开公司时,他们无法获取任何形式的经济赔偿金
然而,倘若雇主未能与受雇者签署书面的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向其支付双倍薪酬。
在此,我想详细介绍个人申请离职的三种情况:
首先,若雇主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所规定的情形,劳动者可通过书面方式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无需得到雇主的批准,同时还能要求雇主按时发放余下的工资以及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满一年,便可获得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并且协助办理离职手续
其次,如果劳动者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提前三十天提出离职,而雇主亦未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所规定的情况,劳动者仅需提交辞呈即可自行离去。
但这种做法构成了对雇佣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违反,对于由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招聘新员工所需的相关费用,雇主有权要求劳动者进行赔偿;
最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只需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雇主,便可自行决定是否离职。
其中,试用期内的劳动者只需提前三天以书面形式通知雇主即可。
雇主有责任在收到劳动者的书面离职通知后,及时结算工资并协助办理离职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是否合法,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公司与员工协商一致,或者员工存在符合公司规章制度规定的降职降薪条件的,就不违法。除了以下几种情形外,单位不具备单方调岗降薪的权利:1、员工不......

如果上诉期限恰好赶上春节等法定节假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上诉期限会进行顺延。具体来说,如果上诉期限的最后一天是节假......

试用期内辞退员工的赔偿标准如下:过失性辞退: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赔偿金。其他过失性辞退的情形包括严重违反用人单......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遭遇恶意欠薪,员工该怎么办

    钟玉琳律师

    一,是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二,是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来解决;三,是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来解决;四,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是求助社会、媒体的力量。

    播放量:1476 2022-06-07
  •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调解

    钟玉琳律师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

    播放量:1350 2022-06-07
  • 劳动争议向法院起诉前提条件是什么

    钟玉琳律师

    当事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播放量:831 2022-06-07
  • 公司被吸收合并老员工不愿意留需要补偿吗

    1188人阅读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通常不会主动介入调查。对于案件的主要争议点,法院既无权力也不应主动深入调查。法律规定,原告和被告应自行举证,不能依赖法院调查。若证据不足或无法证实事实主张,当事人需承担不利后果。这是法律的内在要求,法院不会擅自调查。

  • 劳动纠纷法院起诉时效是多久

    1478人阅读

    劳动争议案件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公司强制给孕妇调岗有权拒绝吗

    1048人阅读

    孕妇有权拒绝公司强制的岗位调离。公司未经协商不得擅自变更劳动者岗位,岗位变动需具备合法依据。若无法达成共识,孕妇可留在原岗位,并可要求公司承担相应责任。若选择离职,孕妇有权获得经济补偿。

  • 公司领导直接炒掉老员工吗

    1725人阅读

    企业管理者在解雇员工方面并无随意权力,若违反法律规定强行解约,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对于非过错性离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但若是用人单位过失导致员工被辞退,则无需承担经济补偿责任。因此,企业在处理员工离职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