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直不给怎么办

拖欠农民工工资一直不给怎么办

时间:2024.02.22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1128人
律师解析:
1、农民工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以先找老板进行协商、调解,最好让老板写个欠条;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应该及时收集并保存好工资欠条和任职证明等证据,以支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资应当以货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拖欠农民工工资应该找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进行投诉。 2、单位不按期或者不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以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员工被辞退,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被开除没签劳动合同工资应该立即结算。没签劳动合同的,也不影响工资的获得,理由是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只要劳动者已经在用人单位进行了劳动,创造了经济效益,用人单位就应该支付工......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刘学勤律师

浙江富奥律师事务所

刘学勤律师,男,汉族,法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法律工作,现为浙江富奥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同时是杭州市权益保障部门的值班律师、杭州市滨江区婚姻与家庭传承委员会委员,联系电话:18868196843。另外刘学勤律师在执业期间办理较多的工伤案件以及交通事故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婚姻家庭继承纠纷、债权债务纠纷、刑事辩护等各种类型的诉讼与非诉业务。本人待人耐心真诚,理论功底扎实,工作认真负责,成功代理了多起民事诉讼纠纷案件和刑事案件,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法以专业、勤勉以敬业,本人在承办案件过程中,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每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咨询该律师
  • 关于工资扣税有些什么标准

    1180人阅读

    根据相关法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缴税额=(工资薪金-社保公积金等减免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综合收入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个体经营收益则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 不开工资打官司要多少钱

    1869人阅读

    财产纠纷案件按以下比例递增方式计费:申请金额未超1万元,每案50元;1万元至10万元,按2.5%缴费;10万元至20万元,按2%计算;20万元至50万元,缴纳1.5%费用;以此类推,至索赔金额超过2000万元时,仅需支付0.5%费用。

  • 劳动法对法定节假日工资规定是什么

    1369人阅读

    依据我国法规,吸毒认定标准如下:一,被公安机关现场查获毒品或本人承认吸食、注射毒品;二,他人举报且本人供述明确,并有旁证材料相互印证;三,尿样检测呈阳性;四,虽不承认但尿样检测阳性且有其他旁证资料证明。

  • 不给工资怎么起诉最有效

    1282人阅读

    劳动者面对拖欠工资问题,可依法维权。通常需先申请劳动仲裁,但拖欠薪资案件可直诉法院或申请支付令。若劳动者有欠条为证,且诉求单一,这属典型劳动报酬争议,将按民事纠纷受理。确保劳动者权益,法律途径是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