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民法典中如何理解质权与质押合同,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中如何理解质权与质押合同,相关法律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1806人看过
导读: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民法典中如何理解质权与质押合同,相关法律规定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中如何理解质权与质押合同,相关法律规定

一、民法典中如何理解质权与质押合同

民法典规定,质权是指质权人对质押标的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而质押合同是进行质押活动时,由出质人和质权人签订的合同。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五条【动产质权的定义】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

第四百二十七条【质押合同】设立质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质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

(四)担保的范围;

(五)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方式。

第四百三十六条【质物返还及质权实现】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依据《民法典》规定,质押是债务担保的方式之一,而质权是指设立质权后,质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质权人对质押物享有优先的受偿权。

而质押合同是进行质押活动时,由出质人和质权人签订的合同。

网站地图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