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犯罪者的缓刑三年执行什么意思

犯罪者的缓刑三年执行什么意思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8347人看过
导读:在我国缓刑的是指不与直接送入监狱,监视这类人员进行生活不再进行犯罪。我国的当地的户籍公安机关对这类人员进行监视,一旦产生新的犯罪时,应对这类人员进行相关的服刑,确保这类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犯罪者的缓刑三年执行什么意思

犯罪者的缓刑三年执行什么意思

就是被判3年刑,但是不直接送到监狱执行,而是给予3年的缓刑复期,在户籍所在地由公安机关监督执行,遵守缓刑的规定,期满没有违反规定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就不再执行3年刑罚

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第七十四制条 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zd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六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我国的刑法对这类缓刑具有严格的规定,对这类人员在缓刑期间进行相应的监视。相关的监视公安部门应急的对这类人员进行相应的汇报。这类人员相关的活动或是外出也应积极的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说明,办理这类缓刑的服刑。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判三缓三的法律意思是,判决犯罪分子三年有期徒刑,但是给与三年的考验期。在三年考验期内,如果犯罪分子改过自新、遵纪守法,那么就不用再执行原判刑罚;如果犯罪分子本性难移、违法乱纪,那么就撤销缓刑、执行三年有期徒刑。
    2024-03-03 980次阅读
  • 2023.03.11 3005次阅读
  • "判三缓三"即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罪犯宣判后,先经3年缓刑,期间需接受社区矫正。 守法则期满后原判刑罚无需执行,结果公示。 违规者将撤销缓刑,恢复原判。 缓刑期内再犯罪,刑期合并执行。
    2024-03-06 1481次阅读
  • 2023.03.07 2052次阅读
  • 第三者险,即商业车险中的第三者责任险,是指被保险人允许的合格驾驶员在使用被保险车辆时,因发生意外事故给第三者带来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等,本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责任,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条款承担理赔责任。第三者险不是强制投保,但属于商业车险中必投的险种之一,主要是保障非被保险车辆及车辆上的人员。
    2024-02-27 1083次阅读
  • 2023.04.15 1676次阅读
  • 缓刑三年指判决后暂停执行刑罚三年,期间需遵守法律规定,接受社区矫治。若再违法违纪,则恢复执行原刑罚,并公开宣告。此举旨在给予犯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维护社会法治秩序。
    2024-03-13 1374次阅读
  • 2023.04.15 1576次阅读
  • 人民法院对于犯罪分子的判三缓三一般是指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缓刑三年。我国《刑法》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024-02-27 1130次阅读
  • 2023.03.11 832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