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如何设定行政许可

如何设定行政许可

时间:2024.05.20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923人
律师解析: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制定法律的权力,并在法律中可设定行政许可。
其次,如果法律未设定许可制度,则由行政法规予以设定;
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国务院亦可通过发布决定的形式来设立行政许可。(自相关决定具体施行之日起,国务院应尽快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相应法律,或自行制定行政法规,以确保许可事项的合法性与稳定性)第三,若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有权设定行政许可。
最后,在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的前提下,由于行政管理的实际需求,确实需要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级、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依法制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如需持续实施满一年以上,应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以保证其合法性与稳定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三)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四)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五)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在我国,公诉案件是否可以和解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具体情况。 1.刑事案件:在某些情况下,刑事案件可以进行和解。这通常涉及到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民事赔偿问题。 2.民事案件:......

行政判决的种类包括: 1、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依法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行政行为,判决被告重新作出相关的行政行为。 3、判决被告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应尽义务。 4、判决行......

律师的收费标准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案件的性质、复杂度、涉及的金额、律师的经验和声誉等。不涉及财产关系的行政诉讼案件通常按件收费,具体金额可以在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后确定......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提起行政诉讼权利的规定有哪些情形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诉求时效分三类:一、当事人自主决定诉讼,自知悉行为决策3个月内提出;二、复议前置或复议后诉讼,收复议决定15日内启动法律程序;三、复议逾期未决,申请人15天内可向法院申请诉讼,但均需遵守法律规定中的例外条款。

    浏览量:1423 2024-06-13
  • 人民法院不受理哪些行政案件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涵盖国家事务决策与执行、抽象行政规则制定、公务员管理、法律终审裁决、刑事司法过程、行政纠纷调解和仲裁、非强制性行政指导、申诉复核以及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行为。这些都是行政体系中关键的权力和职责范围。

    浏览量:1401 2024-06-13
  • 侵权行为是否属于民事纠纷范畴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侵权,作为民事纠纷的一种,涉及人身权和财产权益保护违规。民事纠纷多见于平等主体间的利益争端。然而,当侵权源自非平等主体(如行政机关),则成为行政纠纷,而非民事范畴。

    浏览量:1225 2024-06-13
  • 行政执法证有什么用

    1509人阅读

    行政执法证件是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必备证明,涉及身份验证。进行行政处罚时,执法人员应先出示证件,然后填写规范且编码的处罚决定书,包括违法事实、处罚依据、罚款金额、日期、地点和行政机关全称,并签字或盖章确认。决定书需当面交付当事人。

  • 行政诉讼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是多久

    1508人阅读

    行政诉讼的追诉时效一般为六个月,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于经过行政复议的案件,若对复议决定不服,当事人有权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规定确保了行政争议的及时解决,维护了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可以合并审理吗

    1364人阅读

    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认为行政行为侵犯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民事诉讼则是因民事权益或经济利益冲突而提起的诉讼。两者可合并处理,但需一方判决依赖另一方结果时,不可同时审理。若涉及行政许可证、登记、征收令等行政诉讼事务,当事人可请求同一法庭合并审理相关民事争议,法院可酌情考虑。

  • 行政诉讼延期开庭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1805人阅读

    行政诉讼案件可因多种原因延迟开庭,如关键人员未出席、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需通知新证人或调集新证据、进行重新鉴定或补充调查等。其他无法确定或难以处理的情形也可能导致延期。这些延期决定均基于法律规定和公正原则,以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案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