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金融诈骗辩护精选解答 > 信用卡被起诉的后果是什么

信用卡被起诉的后果是什么

时间:2024.05.13 标签: 刑事辩护 金融诈骗辩护 阅读:1135人
律师解析:
在被银行以信用卡欠款为由提起诉讼后,相应的法律后果包括:
1.缴纳巨额罚息费用;
2.面临强制执行,个人财产将受到查封、冻结的严重影响;
3.在信用记录中留下严重污点,有可能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4.若存在恶意透支行为,更需承担刑事责任。
恶意拖欠信用卡款项的行为,很可能触犯信用阿卡诈骗罪
对于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且数额较大者,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严厉处罚,同时还须支付二万元至二十万元不等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对于诈骗罪的刑事责任,是根据诈骗的金额和情节来确定的。诈骗13万元的情况,可能会被视为“数额较大”,根据规定,会被判处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的刑期会根......

三千就可以立案。但是具体的情况中,游戏账号被骗的立案门槛,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一个具体的金额。立案与否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案件情况和地方公安机关的处理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如果......

骗保罪的量刑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明确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的行为,将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数额巨大或者还有......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金融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金融诈骗犯罪立案需看金额,以受害者的经济损失为准。最高法司法解释设"数额较大"标准,实际执行会因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而调整。最终是否达到立案条件,需参照地方规定的具体标准。

    浏览量:1156 2024-06-07
  • 老板涉嫌集资诈骗罪,员工是否可能被视为从犯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集资诈骗中,公司领导者通常担责。员工不知情且无犯罪意图者无需共犯。市民有义务协助调查,司法实践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员工背景、经验和过往行为记录。专业背景和关键角色可能影响判断。若服务有问题,请稍后重试。

    浏览量:1092 2024-06-07
  • 使用假章骗人签订三万元合同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合同诈骗犯罪指伪造印章欺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3万以上财物。行为方式包括欺骗签订、履行合同。根据金额及情节,刑罚从三年以下(含拘役)至无期徒刑不等,可能并处罚款或没收财产。金额巨大、情节严重者,刑期更长。

    浏览量:1388 2024-06-07
  • 集资诈骗罪如何量刑

    周玲律师

    犯集资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l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犯集资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播放量:437 2022-06-09
  • 贷款诈骗罪怎么认定判刑

    高发星律师

    我国刑法第193条规定了贷款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构成贷款诈骗罪。法定的行为方式包括:(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播放量:1119 2022-06-08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康欣律师

    根据司法实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以上的(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2)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播放量:1404 2022-06-08
  • 参与诈骗只有罚款会有案底吗

    1778人阅读

    未生效合同与无效合同的区别如下:未生效合同尚未运作,可能生效或保持未生效状态;而无效合同自始无效,仅部分程序性条款有效。认定上,未生效合同需满足建立条件但未经审批;无效合同则因缺乏合法前提而自始无效。法律后果上,未生效合同双方不承担违约责任;而无效合同需返还财产并赔偿损失。

  • 一般诈骗金额比较少的会不会判缓刑

    1310人阅读

    在处理诈骗案件时,若被告人符合缓刑的法定条件,法院可考虑给予缓刑。这通常要求被告人被判处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在三年以下,并且其犯罪情节较轻,表现出真诚悔罪的态度。同时,法院会评估被告人释放后是否可能再次犯罪,若评估结果认为其再犯可能性较低,便有可能判决缓刑。这样,被告人可暂时避免监禁,但仍需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否则可能面临撤销缓刑、执行原判的风险。

  • 赌博诈骗案人没抓齐会判刑吗?

    1499人阅读

    对于尚未缉捕的涉赌诈骗案件,即使未当场逮捕,只要有证据显示某人涉及非法赌博活动,就必须依法追究责任。这可能包括他人的举报或在侦办其他案件时的意外发现。涉案人员若涉及大量赌资,将面临罚款和长期拘留等严厉惩罚;触犯赌博罪行的,将依法判决相应刑罚。

  • 电信诈骗贷款需要还吗

    1437人阅读

    因电信网络诈骗导致的借贷行为,借款人无需偿还。受欺诈方需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借贷行为,撤销后自始无效。但当事人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遭受欺诈。建议受害者在发现诈骗后,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证明自己的权益。同时,提高警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个人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