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其他侵权精选解答 > 气表卡掉了怎么办

气表卡掉了怎么办

时间:2024.05.12 标签: 损害赔偿 其他侵权 阅读:817人
律师解析:
燃气卡丢失后,应尽快前往相关部门进行挂失并申请办理新卡,这是非常必要且紧要的步骤。
然而请放心,他人捡到您的燃气卡也是无法正常使用的。
这是由于目前中国国内的IC卡模式为一人一表一卡制度,每张卡的办理都必须核对用户提供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且每个卡内的芯片仅能与特定燃气使用系统相匹配,只有持卡人才能够在其所属的燃气表上进行操作。
在进行补办之前,首先需要联系您所在区域所对应的燃气公司。
由于各地区或社区的燃气公司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建议您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查找该公司的客户服务热线,以便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在拨打电话咨询时,务必详细了解补办所需携带的证件以及相关材料,然后按照要求前往燃气公司办理补办手续即可。
法律依据: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第二十九条
燃气用户有权就燃气收费、服务等事项向燃气经营者进行查询,燃气经营者应当自收到查询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燃气用户有权就燃气收费、服务等事项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燃气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投诉,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不能。家庭纠纷通常不被视为提前退伍的合法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相关规定,士兵提前退伍通常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如:身体原因:士兵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服役,经军队......

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预备役人员和民兵民工、其他因公伤残人员)的残疾抚恤金、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的定期抚恤金、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红军失散人......

不能。家庭纠纷通常不被视为提前退伍的合法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相关规定,士兵提前退伍通常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如:身体原因:士兵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服役,经军队......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论侵占罪中遗忘物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在侵占罪中对遗忘物的判定通常需遵循以下几个特定标准:首先,被主张为遗忘物的物品必须属于处于他人无法有效掌控下的范畴;其次,行为主体须明确认识到自己所占有的物品来源于他人的遗弃;再者,行为主体有违法律规定,将此遗弃之物据为己有;以及,其拒绝将遗忘物归还所有权人或者以其他方式退回。关键在于,对于遗忘物的认定,不仅要考虑到财物的实际失控状况,同时也要注重行为主体的主观层面的意图。

    浏览量:927 2024-06-02
  • 侵占罪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依据《民法典》第235、238条,侵占罪民事责任包括恢复原状、损害赔偿等。权利所有者可要求非法占有人返还财产,如侵占造成损害,可要求赔偿或承担其他民事责任,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具体责任视情节而定。

    浏览量:841 2024-06-01
  • 父亲盗窃罪可以上警官学校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若父辈有犯罪行为,后代参军、考公务员将受影响。受刑事制裁者及其直系子女、祖父母、配偶将无法通过军队、公务员、军校、警校、银行、国企等政治考核,导致无法获得相应岗位或职务。

    浏览量:1405 2024-05-31
  • 个人信息保护法私密信息有哪些

    1680人阅读

    公民个人信息包含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住址、账户密码、财产状况及行动轨迹等。这些信息经电子化或其他方式记录,能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个体身份,反映其活动状态。保护好这些信息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涉及个人隐私和安全。

  • 未成年人欠医院费用由谁来承担

    1766人阅读

    未成年人欠款的法律状况分三种情况:16周岁以上且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独立承担民事责任;10周岁以上者为受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债务责任按金额确定;未满10周岁者因无民事行为能力,由法定代理人根据欠款缘由及金额代为进行民事活动。

  • 法律援助案件范围包括哪些

    1201人阅读

    法律援助适用于以下领域:刑事案件诉讼代理与法院指定辩护;涉及赡养费、抚育费或抚养费的法律事项;公职人员侵权导致的损害赔偿事务(除过失行为)。申请标准包括:证明合法权益需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法律服务费用。视力、听力、言语障碍或未满18岁的刑事被告或犯罪嫌疑人若无辩护律师,有权获得法律援助。

  • 被拆迁人用继母兄弟姐妹签字吗

    1709人阅读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通常只需房屋所有权人或其代理人签名,但若涉及公有住房,需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等共同签署。如有异议,可与征收部门协商。但需注意,协议必须基于法规制定,且双方同意才能成立。继母及兄弟姐妹的意见并非必须,但最好事先沟通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