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纠纷精选解答 > 出了工伤怎样索赔

出了工伤怎样索赔

时间:2024.03.03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纠纷 阅读:1205人
律师解析:
工伤应该按以下流程进行赔偿:
1、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在限制的时间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工伤认定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通过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3、用人单位根据伤残鉴定的等级,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赔付。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申报工伤过了时效一般不能申请工伤赔偿,但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若当事人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等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

工伤认定复议期间,不可申诉。根据法律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对工伤认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

不是劳动局认定工伤,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工伤,认定工伤包括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如: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留用察看期间发生工伤,是否享受工伤待遇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留职察看期间职工遭遇工伤或患职业病应享有正常工伤待遇,包括在合法医院接受治疗。紧急情况可选择就近医疗机构急救。保护自身权益是每个人的责任。

    浏览量:1442 2024-06-21
  • 患职业病的员工是否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职业病患者工伤范围内,享受医疗救治和相关待遇。就医须遵循工伤保险协议,紧急情况下可就近急救。工伤医疗费用符合理规定者,全额报销;住院期间,可获70%伙食补助。经批准异地治疗,交通住宿费用按公差标准报销。

    浏览量:888 2024-06-21
  • 工伤情况下能否无原因辞退工人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工伤员工在特定情况下不可被无理由解雇:未体检前离职的职业病患者、确诊职业病或工伤致残者、医疗期内的疾病或非工伤伤者、孕期、哺乳期女性、连续工作十五年且临近退休者,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企业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浏览量:1313 2024-06-21
杨世远律师

北京天驰君泰(宁波)律师事务所

杨世远律师,1978年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华律师协会会员,浙江省律师协会会员。曾任职民营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外资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等职务。2019年加入北京天驰君泰(宁波)律师事务所,现任律所劳动法律业务部主任,在企业合规领域,特别是人力资源合规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劳动争议类案件、婚姻家事类案件(离婚纠纷、离婚后财产纠纷、变更抚养权纠纷等)、合同纠纷类案件、侵权纠纷类(交通事故等)案件。

咨询该律师
  • 劳务合同有没有工伤

    1139人阅读

    劳动合同关系不包括工伤事故。劳务合同涉及劳务关系,非纯粹合同关系。劳务人员受伤应依据雇佣人身损害赔偿法规处理,不能申请工伤认定。个人间劳务关系中,劳务提供者因劳务行为致他人损害,责任由接受劳务方承担。

  • 劳务合同的员工发生工伤怎么办

    1168人阅读

    签署劳务协议后遭遇工伤,维权之路需谨慎。若协议涉及工伤,应确认后通过消费者权益机构向责任方索赔;若属传统雇佣关系,可直接要求雇主赔偿。在此过程中,务必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维权有理有据。与责任方沟通时,保持冷静,明确诉求。若遇纠纷,不妨寻求法律援助,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维权之路虽艰难,但坚定信念,终将收获公正。

  • 工伤期间可以找别的工作吗

    1233人阅读

    劳动者遭遇严重工伤可能需要住院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正常支付工资。法律未明确规定工伤医疗期员工能否从事其他工作,但通常应充分休息。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不得擅自安排工作,除非劳动者同意。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应负责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未履行此义务时劳动者可自行申请。超出法定时效导致无法申报工伤,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追偿。

  • 在上班途中出车祸了,私人雇主要负责吗

    1208人阅读

    雇员上下班途中遭遇意外,其所属公司需担责。现行法规规定,雇员在受雇过程中因人为侵害受损,雇主应给予补偿。当第三方导致雇员受伤,雇员有权选择向第三方或雇主索赔。雇主先行支付后,可依法向第三方追偿。这一规定确保了雇员的权益,同时也为雇主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