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仲裁精选解答 > 待岗多长时间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待岗多长时间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时间:2024.02.28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 阅读:1222人
律师解析:
劳动者待岗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

仲裁决定超过15日无法上诉的是不能再提起诉讼的。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的劳动仲裁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当事人对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

民事纠纷起诉具体流程如下:1、准备起诉的当事人须满足适格原告的条件,即拥有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并且与发生的纠纷存在利益关系,还应满足主体条件(须是公民、法人和其他......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劳动仲裁多长时间出结果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仲裁案件审理期限一般为45个自然日,但涉及重大疑难问题的案件可酌情延长至15个工作日。仲裁期限从受理申请资料开始计算,结束后需及时送达裁决文书。劳动仲裁旨在公正裁决劳动争议,维护双方权益。

    浏览量:1381 2024-05-24
  • 仲裁需要请律师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仲裁是否需律师服务取决于个人选择,无强制规定。考虑案件复杂性和难度,若感觉能力不足,建议聘请律师。申请仲裁需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相关文件资料。五个工作日内立案受理,提供举证和答辩期限,开庭审理后下达裁决书。六十日内完成,不服可起诉。

    浏览量:961 2024-05-24
  • 劳动仲裁受理住房公积金纠纷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部门不处理住房公积金纠纷,因为这不属于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住房公积金产生争议时,应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督促用人单位缴纳。这避免了劳动仲裁部门的重复审理。

    浏览量:1256 2024-05-23
季文梅律师

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

季文梅律师,毕业于厦门大学,民商法专业。任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劳动专业委主任。十余年时间,承办劳动争议纠纷200余宗。作为团队的专业骨干,在刑事辩护领域具有深厚的法律功底和辩护经验,承办的案件涉及诈骗罪、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危险驾驶罪、合同诈骗罪、职务侵占罪等多种罪名。

咨询该律师
  • 公司降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1777人阅读

    员工因公司降职引发的劳动合同变更纠纷,有权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申诉。为确保仲裁顺利进行,需提交详细的书面申请及副本。劳动合同变更应以双方平等协商为基础,若协商无果,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 强制调岗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1392人阅读

    劳动者遭遇强制调岗时,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调岗属劳动合同变更,若用人单位调岗不当且双方协商无果,劳动者有权拒绝,要求执行原合同。若劳动者不欲继续履行合同,可以违法调岗为抗辩理由解除劳动关系,并请求经济补偿金。

  • 工伤待遇必须在一年以内申请劳动仲裁吗

    1201人阅读

    工伤待遇申请是否必须在一年内通过劳动仲裁?答案:是。法律规定,劳动者应在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如遇工伤赔偿问题,务必及时在一年内采取行动,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确保权益得到维护。逾期可能会影响申请成功率。

  • 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如何处理

    1834人阅读

    关于欠款纠纷,首先要明确这属于民事纠纷,可以报110求助,但警方只能协调,不能立案。因此,这种方式虽有一定作用,但难以根治问题。为解决争议,建议采取民事诉讼途径。一旦提起诉讼并符合立案要求,法院将开展调查,以维护双方权益。这种方式更为正式、有效,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欠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