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保险诈骗罪单位犯罪怎么处罚

保险诈骗罪单位犯罪怎么处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20 · 1305人看过
导读:机构违反该法律规定,将处以罚金,并对直接领导和主要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涉及金额大或情节严重者,可判5-10年有期徒刑;金额巨大或情节极严重者,可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故意提供不实证明文件的保险事故鉴定、见证和财务评估人员,也将被视为共犯,受到相应法律制裁。
保险诈骗罪单位犯罪怎么处罚

一、保险诈骗罪单位犯罪怎么处罚

在团体触碰此条法律规定时,将给予该机构罚金之惩罚,同时对直接领导及其他主要责任人实施相应的刑事制裁。

具体的刑罚标准如下:

若涉及金额众多或存在严重情节,相关责任人将会被判处5至10年有期徒刑;而如果涉及金额极为庞大或出现极其严重的情节,相关责任人便会面临长达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此外,对于保险事故的鉴定人员、见证人以及财务评估人员,若他们明知故犯,故意提供不实证明文件,为非法骗保行为提供便利条件,那么他们也将被视为保险诈骗的共同犯罪者,并接受与其他罪犯同等的法律制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六条

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

(二)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保险诈骗罪量刑标准

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以使自己或者第三者获取保险金为目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的。

有前款第四项、第五项所列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一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保险诈骗罪单位犯罪怎么处罚”,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网站地图

更多#金融诈骗辩护相关

  • 373次阅读
  • 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即对罚金的数额未作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2-20 1088次阅读
  • 2023.03.11 3904次阅读
  • 374次阅读
  • 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即对罚金的数额未作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2-26 1443次阅读
  • 2023.03.27 1647次阅读
  • 360次阅读
  • 处罚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1、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在多数情况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要追究刑事责任。2、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3、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既可以是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可以是单位的职工,包括聘任、雇佣的人员。
    2024-02-21 1144次阅读
  • 2023.03.28 2233次阅读
  • 315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金融诈骗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